不可不知的品牌陷阱(2)

菲利浦.科特勒 (Philip Kotler)、 瓦得马.福沃契(Waldemar Pfoertsch) (图 :photos.com)

人气 35
标签:

陷阱三:妄想品牌知名度高,购买力便会增强许多企业过度估算了品牌知名度的重要性。

当然,如果消费者或你的支持者不认识你或你的品牌,那品牌知名度就与你完全无关,因为知道你的品牌,不等于会购买你的产品。

虽说将企业标志清楚地漆在街上确定可以提升品牌知名度,但更重要的是,还是需要消费者接受你的产品或服务比较实际吧!

品牌需要的是将有意义及适切的品牌讯息,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或产品爱好者。

2001年,E.ON 德国的公共事业公司(后来与VEBA及VIAG合并),选择投入品牌建立的列车,藉以促销公司的电力商品;在此,他们投入了数百万欧元在大众广告媒体上以建立品牌。

而就在E.ON集团以阿诺‧史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为代言人并正式推出“Mixit, baby”活动后4个月,E.ON所做的调查显示,经由广告活动的提示(aided recall),品牌知名度有达到93%的效果;但是不经提示(unaided recall),却也有66%的品牌知名度。

只是耗资高达2250万的广告花费,值得吗?想要的效果也有得到了吗?而根据德国媒体报导,在2001年当中,仅有1100位客户被说服转换使用E.ON的服务。

我们不禁怀疑,平均每年花费600欧元才能成交一个客户,在顾客的生命周期中进行这样的投资,是否值得?

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家公司─巴司夫(BASF)。他们的企业标语是:“我们不生产你会买的一堆产品,而是使你买的产品变得更好”。

这个由巴司夫做的企业声名广告,使得他们在北美的化工产业中独占鳌头。巴司夫用“全球领先的化工企业”来描述自己,一家欧洲的公司在北美经营庞大的市场,非常成功且在全球受到高度关注。


(图 :宝鼎出版 提供)


(图 :宝鼎出版 提供)


(图 :宝鼎出版 提供)

根据巴司夫的财务报告,该公司在2005年的营业额即达到42.7亿欧元,较去年成长了14%,税前息前净利则超过61亿欧元(EBIT),成长了17%。

这家拥有8万3000位员工的企业,在全球制造数千种产品,事实上他们不做成品,而是制造超过6000种以上的原料,并借此吸引成品顾客每天上门购买。

对于化学工业公司来说,执行一个品牌活动是十分罕见的。事实上,真相行销公司(Real Results Marketing agencies)品牌总监艾恩.海勒(Ian G. Heller)评估,在北美的化工产业中,一般公司用在品牌上的投资可说是惊人的低,有些甚至还低于营业额的千分之5。

但巴司夫这家公司却例外,它们非常自傲于广告活动的推广,并且认定除了获得许多利益以外,更提升了巴司夫的品牌知名度。

他们在一次市场调查后宣称,有将近70%的受访者能够辨识出它们的企业标语;另外,在所有的受访者中更有84%的人,不仅可以辨识出它们的企业标语,还可同时正确的与巴司夫(BASF)连结,也就是所谓的“真正的知名度”。

再者,经由比较,在美国BASF的3个主要竞争对手,却只能得到1~2%的真实标语知名度。

在凯文.凯勒(Kevin Keller)的CBBE模式中,“品牌知名度”是品牌建立金字塔的入门阶,而且是“品牌攸关度”的首要条件。品牌攸关度就如同本书第二章中所述,是由品牌功能直接触发的。

在B2B的环境中,降低风险、资讯效率的提升、透过形象利益的价值提升直接触动品牌功能。

这些因素也因着类似产品或服务快速繁衍的重要性提升、复杂度增加及不可思议的价格压力等而扩大。总结来说,如果你仅注意到品牌知名度,企业将会在价值驱动观点上遭致失败。

问题是,透过这种行销花费,就一定可以建立品牌攸关度吗?消费者并不是基于所使用的原料来选择成品,巴司夫大胆而卓越的广告活动,是企图在一群非实际消费者群中建立品牌知名度。

不过,他们做对了,这个广告活动在市场上一击中的,并在正确的目标群中建立了适切的知名度。

当然,另一角度也有可能是错误的,就像法拉利跑车在Nickelodeon儿童电视频道中推广昂贵的广告活动,然后声称它们终于成功了,只因为它们售价昂贵的跑车知名度,在5岁的儿童之间上升了……!

大家要知道:品牌知名度不只是为了自身利益,它还必须要能针对并切中正确的的视听群众才行。

在现今的环境中,除非一个品牌可以在产品类别衍伸、改变及消失中持续维持其重要性,否则固定局限的偏好特定领域,恐怕不足以因应环境变化。

巴司夫欧洲区总裁华特.索菲特(Walter Seufertt)基于以下3点,就非常确信这个行销活动将会是成功的:“一、我们使得竞争对手非常沮丧;二、我们的顾客非常的赞赏;三、我们吸引了更多新客户。”

陷阱四:企业当局者迷,未能站在客户角度看事情

许多企业在建立品牌策略时均犯了很重大的错误,那就是仅仅围绕在品牌内部对品牌的想像。

这个方法的问题在于,企业内部的观点往往不同于客户的观点,管理阶层因为太接近公司,因而无法客观评估公司在市场上扮演的实际角色。

傲慢自大、一厢情愿和办公室政治往往更扭曲了事实;缺乏客观性的分析,则是需要藉由有效的消费者建议分析来补足。

透过消费者的建议,能够更明智地决定现有品牌形象,同时发掘需要做哪些事情,才让品牌更具攸关性。

ITT Industries, Inc.,这是一家在流体科技及控制技术上,居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工程和制造公司,是一个成功揭露及去除其“盲点”的典范。

该公司其中的一个部门,是全球主要的抽水马达、水及流体处理系统服务的供应商,此外,更是广大政府部门在精密军用防御系统、先进科技以及操作系统的主要供应商。ITT 集团同时也生产交通运输、建筑及航太产业用的零组件。

1995年,ITT Industries从ITT集团中独立成立子公司,并分别设立汽车事业部、防御性电子事业部和流体科技事业部等3个不同的部门。

尽管其锁定的市场是小众的特定市场,公司依旧在1998年,针对一般消费大众举办了一场耗费上百万元的品牌活动。主要原因是,若公司只从内部的观点来看,将无法有效地发现此一认同的问题所在。

1997年,该公司开始针对金融商务的管道实施一份研究计划,测量这个已经营两年的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希望能再次显示出有关好的与坏的讯息。

在好的讯息方面,它们从研究中发现,大众可以立即认知ITT品牌名称,并由此联想到高品质的产品。

但不幸的是,当问到ITT Industries时,一般大众并不清楚这家公司,而且不知道这家公司到底是在做什么。

附带一提,特别是在投资圈,大家认为ITT品牌不只与工程产品有关,有些人甚至还会联想到金融服务及休闲旅馆业。

平均每3个受访者中,就有两个人会勾选旅馆业、赌场娱乐或电话设备为ITT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混淆,部分起因于之前的母公司─ITT企业,曾在报纸头版新闻中发表对抗当时希尔顿的恶意并购。

研究调查中清楚地强调,对于企业品牌策略和活动的需求,将可协助ITT与利害关系人之间清楚地进行讯息沟通,从而辨识其品牌本质。

公司经此了解到,需要在投资人、潜在客户与员工心目中,将ITT Industries与其他ITT相关事业做切割,尤其是将其中较强的的事业体合并在一个品牌大伞之下……。

1998年,该公司针对一般消费大众制作一系列电视及报纸广告活动,发表公司新的企业识别标志及推出“工程为生活”的企业标语。

平面广告刊登在,《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Barron’s》、《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富比士》、《财星》及《商业周刊》等强势平面报章杂志中。

如果一个公司可以摒弃内部成见,藉由一系列逻辑化的步骤,建立起一个强而有力的品牌,包括:“一个适当的品牌识别、一个相称的品牌意涵、牵引出正确的品牌回应、并与目标客户建立一个坚不可摧的品牌关系。”

没有人比品牌扩张大师史考特.伯德瑞(Scott Bedbury),这位创造生活品牌的大师更了解品牌游戏了。

在他任职耐吉工作的7年当中,Scott构想并指导全球“Just Do It”品牌活动,直到他1994年离开耐吉(NIKE),透过这个宣传广告缔造了年营业额从美金7亿5000万到50亿元的纪录。

随即,他在1995年加入星巴克(Starbucks)担任行销长,负责将一个位居西雅图,年营业额美金7亿元的公司发展为国际品牌。

史考特积极地奋战,在美国联航飞机上提供Starbucks咖啡,致力于与百事公司合作共同发展Starbucks星冰乐─Frappuccino饮料并进驻超商体系贩售,同时与Dreyer’s Grand Ice Cream公司合作推出6种口味的Starbucks咖啡冰淇淋。

3年内,Starbucks直营店从390家拓展到1600家,在全球三大洲拥有4435家店的规模;同时经营自有品牌的相关周边商品、音乐及糕点商品。Scott协助耐吉和星巴克向外看,而不是只停在内部互相观望。

我们必须将英特尔新任行销长艾瑞克.金(Eric Kim)与史考特.伯德瑞相提并论。在与执行长保罗.欧特列尼(Paul Otellini)共事时,他察觉英特尔在市场中的变化,而建议必须改变市场策略。

2006年的1月3- 290 -日,这个全世界最大的晶片生产制造商在品牌重建中,舍弃了已使用37年的“Intel Inside®”标志,借此强调英特尔将事业版图从个人电脑核心事业,扩展到消费性商品上的企图。

原本的英特尔公司以小写e为象征符号的企业标志,也将改以一个椭圆形、上下弧线围绕着公司名称的符号所取代。

而Intel Inside(内建英特尔)也由Leap ahead(向前跃升)取代,这个商标意味着这个硅谷巨人将开展其品牌公众知名度,肯定有助于让英特尔顺利成为世界第5大品牌。根据Interbrand 2005年的计分卡排名,其市值更高达美金360亿元。

英特尔表示,虽然在电脑上“Intel Inside”的标签将消失,但公司仍然会持续地使用该标语进行相关的行销活动,藉以协助个人电脑制造商推销自家商品时表示,使用的是英特尔的晶片。

当PC市场成长趋缓,对手AMD也正在抢占笔记型电脑及服务器市场的同时,英特尔只能仰赖消费者对于数位媒体及网路的胃口,建立事业版图。

自执行长欧特列尼在2005年5月上任以来,对于品牌全面的检视,也在公司内部快速的展开。

这个转变有助于将个人电脑晶片事业转变成平台化的晶片,公司同时希望可刺激市场,改以英特尔晶片做为整合数位媒体、家庭网路、公司行号及学校电脑内部的主要晶片。

这种将品牌与经营之间作密切结合的策略,已经在英特尔内部行有多年了。这个全新的战役着重在笔记型电脑的Centrino晶片,以及为了家庭多媒体中心所研发的新效能晶片Viiv,例如可录制电视影片或将影片传输到另一台设备上。

这同时也淡化了英特尔具有多年辉煌代表性的奔腾(Pentium)品牌。在此,英特尔将首次揭露笔记型电脑的新型晶片,将会被冠上Core的名称;而Viiv的核心处理器,也在隔年初首次面市。

这些都将会是英特尔(Intel)作为在手机市场收复失土,并对抗AMD时的主要利器。在拔擢艾瑞克.金(Eric Kim)成为公司的行销长一周后,这家位于加州圣塔克莱拉(Santa Clara)的公司已在积极进行品牌改造工程。

英特尔也不过2005年才从从三星电子礼聘艾瑞克.金到公司来任职。他曾经创建高知名度消费性品牌的公司,甚至撼动产业巨人像日本新力(Sony)这样的企业。

这个实例说明了英特尔并没有被蒙蔽,取而代之的是它们能预见AMD及后起之秀─三星对公司的威胁,进而积极向前冲刺,并将原本的Intel Inside企业识别改变成新的识别标志─将原本的企业标语改成Leap Ahead。无庸置疑的,我们将会见到这家公司在未来,肯定会有更多的转变……。@(待续)

摘编自 《顾客永远是对的:B2B品牌管理胜经》 宝鼎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相关新闻
纽时:瑞士钟表极品 中国市场可有可无
神韵2011世界巡演将至 加拿大总理祝贺
纽时:中国大陆女性在事业与婚姻上的困惑
百事豪赌俄罗斯 出资54亿收俄乳业巨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