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興城市民間傳說:莫做虧心事

font print 人氣: 45
【字號】    
   標籤: tags:

遼寧省興城市南街,有一座由青花崗岩石頭築成的石牌坊,距今已有幾百年了,但還很壯觀,唯有東上頂缺了一角。為甚麼好好的一座石牌坊怎麼缺了個角呢?

傳說很久以前,牌坊胡同住著一個賣魚的魚販子。這個魚販子在石牌坊底下擺了一個魚攤,來往過道兒的人很多,都順便從魚販子那買點魚回家吃,一時間,魚販子的生意還挺興隆。可是日子一長,魚販子開始動起了歪腦筋。在賣魚時,魚販子用小手指壓秤桿頭,明明是十四兩(古時十六兩為一斤),他用小指向下輕輕一壓,再把秤砣往一斤星上一挪,買主一看秤稍高些,定不住星,就樂呵呵的將魚買回家了。

魚販子自認為聰明,可時間一長還是被精明的人發現了他的損招。人們開始議論紛紛,可魚販子不但不悔改,反而認為自己招高一籌,不理會別人對他的講究(議論),充耳不聞依舊做他騙人的生意。

一天,魚販子正在牌坊底下賣魚,一個歲數大的老太太手捧一包魚來找他:“賣魚的,我剛才從你這買一斤魚,到那個鋪子一稱差二兩,是不是你的秤有毛病啊?”

魚販子一看找上門來了,知道不妙,又見原本有幾個掏錢要買魚的人又把錢揣回了衣袋。見此情景,魚販子抬頭指了指石牌坊起誓說:“我魚販子賣了這麼多年魚,要有一次缺斤少兩的話,就讓這牌坊角掉下來把我砸死!”

話音剛落,就聽“喀嚓”一聲,人們嚇了一跳,等回過神來一看,剛才魚販子用手指的那個石牌坊角真的掉了下來,魚販子已被大石角砸死了。

這個傳說一直流傳到現在,當年從石牌坊頂上掉下來砸死魚販子的那個大石角至今仍然還躺在牌坊底下。

“三尺頭上有神靈”,人無論做甚麼都是在給自己做,這也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天理,希望人們都能從這個民間傳說中得到一點啟發。

--摘編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陶松雲居住在吳江,他自己說:小時候遇到仙人許旌陽,對他說:「我有三十多個弟子,都在人間,你是其中的一個。我現在要你去教人家出家學道,把這作為你的修行的功德,你要認真去做。」
  • 中國古代的民間傳說及神話很多,其中許多故事都是來源於晉朝干寶所著的《搜神記》中。後世多認為《搜神記》是文人所編造的一部「神怪小說」;然而,從東方傳統的佛道修煉或近年新興的人體科學角度來看,很多《搜神記》中記載的事蹟,可不完全只是「神話」或「傳奇」而已...
  • 剛才遇到的那老叟就是財神,那十二粒白石,就意味著賜利十二分,如此一來,何須他求?
  • 在當地還有一個關於洪澤湖來歷的傳說。
  • 許叔微,字知可,是昆陵人,曾受鄉里推薦,參加春季的科舉考試,沒有考中。他在歸家的途中,船經過吳江平望地方時,晚上夢見一位白衣人說:「你沒有積下陰德,所以考不上。」許叔微就說:「我家境貧寒,沒有錢財可以施與別人。我該如何是好?」白衣人說:「為什麼不學醫呢?我可以幫你精通醫術。」
  • 清朝時有個村民在一年的冬天到鄰鎮探望親友,在路上他經歷了一段「特殊遭遇」。而他經歷的夢境竟然對應上了現實中的實況,真令人驚震!
  • 岸上有一棟高樓,半夜裡,突然失火,大火熊熊燃燒,樓中人張惶呼叫,亂成一片。林孝廉忽見一個少婦,只穿內衣短褲,從樓上墜入船中。林孝廉見少婦衣不蔽體,急忙把自己的狐皮長袍拿過去,給她蓋在身上。又叫人把她扶進船艙休息。自己則挑燈站在船艙外面,守護著她。
  • 雷州半島南渡河畔小鎮窯家墟的各色小人物,在國家各項運動對個人命運深刻影響下,展現堅強生存的意志。(fotolia)
    徐生原可考上狀元第一名,但因他背女子過河時吟誦的詩句,流露出不正的想法,他中第一名狀元的資格便被褫奪了……
  • 上天慈悲祐護眾生!歷史上留下的行善避疫的實例,留下的如劉伯溫《救劫碑文》的大預言,都是在人間最大劫難的當下,神給人的慈悲指引!
  • 宋朝文學家洪邁有一巨著《夷堅志》,寫作了四十年(1162年—1202年,始刊於紹興末年,停筆於嘉泰二年壬戊),記述了宋代城市生活、人文掌故、奇聞趣事等等。他的朋友余文特曾經告訴他一件四歲兒知曉自己輪迴轉生的奇事,他也記載在此書中,彰顯輪迴果報的存在,給世人指引善道。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