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解之謎】遇難總能呈祥?盤點蔣介石身邊的那些高人

font print 人氣: 929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 , ,

大家好,我是扶搖。歡迎和我一起探索未解之謎。

2024年轉眼將要過半,死灰復燃的新冠(中共病毒)伴隨著地震和戰爭攪得大家都心緒不寧。預言中的災難似乎正在一個兩個地兌現。末日之劫難道真的在悄悄靠近嗎?當劫難來臨的時候,我們該如何躲過災禍呢?

那麼今天我們就先從兩個逢凶化吉的故事說起吧。

1925年7月的某一天,黃埔軍校門口,剛頂著烈日為新生做完演講的校長蔣介石準備回城處理公務。沒想到座駕忽然出現故障,死活都不肯走了。司機跳下車一檢查,說引擎出問題了,怎麼也得半小時才能修好。

時間不等人啊,蔣介石就換上了另外一輛車先走了。沒想到,他一走,車子就修好了。身邊的衛士們急忙上車趕了過去。

回去的路上要經過「東坡樓」這個地方。蔣介石坐的車走過的時候沒什麼問題,但當他原來的座駕,也就是現在護衛們坐的車過去的時候,卻遭到了二十多人的伏擊。瘋狂掃射之下,車子的防彈玻璃全碎了,車上的7名護衛中,有兩人當場斃命。

警衛排長黃友文在隊友掩護下拚死突圍出來,給蔣介石辦公室的人打電話報警,蔣介石才知道,自己冥冥之中躲過了一劫。

而這,不是他第一次,也不是最後一次躲過殺身之禍了。一年之後,蔣介石聽從高僧指點,又再次躲過一劫。

布袋和尚跟蔣家的關係

1926年7月,為了完成孫中山先生的遺願,蔣介石率軍誓師北伐,自己出任北伐軍總司令。10月中旬,北伐軍來到了江西南昌附近。

那天在駐地巡視的時候,蔣介石聽說附近有座小廟,就拉著身邊的親信白崇禧一起去看看。戰爭在吃緊的時候,怎麼還有心思去小廟逛?原來蔣介石是很有佛緣的人,蔣家世代信佛。所以見到寺廟的時候他總會去看一看,拜一拜。

唐朝末年五代十國的時候,蔣家為了躲避戰爭遷到寧波奉化。那時奉化出了一位高僧,就是笑口常開的布袋和尚。民間傳說他是彌勒佛的化身。所以咱們現在看到的彌勒佛像都是以他為原型塑造的。布袋和尚四處雲遊的時候,行過不少神跡。手中那個布口袋像百寶箱一樣,什麼都能變出來。

蔣家先祖蔣宗霸非常崇拜這位老鄉,一見到就拜他為師,跟著他雲遊了三年。後來布袋和尚就把自己從不離身的寶貝布袋傳給了蔣宗霸。蔣宗霸為了回報恩師,也特地建了一座「奉師塔」紀念布袋和尚。

因為有了這層關係吧,奉化蔣家世世代代信佛的氣氛都很濃,到了蔣介石這一代也不例外。蔣介石很小的時候,祖父蔣斯千就常帶他去家附近的雪竇寺拜佛。蔣母王夫人也經常給兒子講解佛經。所以蔣介石後來雖然選擇從軍,半生戎馬,但心中一直裝著佛。你看,他為什麼一生都以光頭示人呢?根據蔣夫人宋美齡的說法,那是因為他年輕的時候受雪竇寺大和尚的啟蒙,敬仰佛門,所以選擇終身不留髮。

話說回來,那天在江西小廟中,蔣介石又有著怎樣一番奇遇呢?

高僧指點 躲過一劫

他向佛施禮後,就順手抽了一支籤,請旁邊的僧人解讀。籤名是一首唐詩《石頭城》,最後兩句說:「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牆來。」

僧人接過籤問,施主所問何事?蔣介石說,想知道戰事成敗。僧人說,戰事一定會取得勝利,不過要防止被人切斷後路,提防半夜有人來打劫。你看「夜深還過女牆來」,有人半夜翻牆而來啊,晚上要當心啦。

蔣介石聽後,點了點頭,沒多說什麼,就留下200大洋離開了。他一回去就增調兵力,還吩咐警衛團加強警戒。

就在同時,南昌城內,敵對方軍閥孫傳芳的部隊正在沒日沒夜地挖地道,地道的出口就在蔣介石的駐軍附近。那天半夜,地道終於挖通了,兩千多人乘著夜黑風高,從地道裡神不知鬼不覺地鑽了出來,直撲蔣介石的總司令部。沒想到偷襲未成,自己先被包圍了。原來北伐軍這邊,早有準備。孫傳芳的部隊驚嚇之下,很快失去了戰鬥力,束手就擒。

後來被俘虜的軍官交代說,攻擊的目的就是「要切斷你們的後路」,果然跟小廟中的僧人解讀的籤語一樣。就這樣,蔣介石在高僧指點下又逃過了一劫。

西安事變平安回歸 背後高手是……

到了1936年,發生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蔣介石被張學良拘禁,凶多吉少。宋美齡有心相救,但她一個女子單刀赴會,對方又是虎狼之師,雖然夫妻情深,總難免有些膽寒。這時,身邊一位國民黨元老就為她介紹了命理大師韋千里。

說是大師吧,韋千里那年其實只有25歲。不過他16歲就出道了,子承父業,在上海灘開館算命。他年紀雖小,算命的本領卻十分高明,年紀輕輕就聲名鵲起,連達官貴人都爭相找他批八字。國民黨高官中有不少都是他的忠實粉絲。1935年,24歲的他出書記錄實戰經驗,一發行立刻成了暢銷書。這就是命理學中的寶藏經典《千里命稿》。

有了這份彪悍的簡歷,宋美齡請他來也就不稀奇了。韋千里來了之後,簡單起了一卦,再把蔣介石的八字拿來兩下對照看了看說,夫人放心去吧,蔣公沒有性命之憂。韋千里這番話打消了宋美齡最後的顧慮。後來她隻身赴西安,果然把蔣介石平安接了回來,成就了一段千里救夫的民國佳話。而韋千里也一戰成名。

高僧虛雲預言二戰結束

其實自從蔣介石成立國民政府,做了中國實際上的掌舵人之後,身邊是一直都有高人護佑的。我們之前介紹過的章嘉國師就是其中一位。蔣介石聽從章嘉的建議,從南京遷都重慶,最後扭轉乾坤,獲得二戰勝利。(先前報導:【未解之謎】三朝國師為何決心不再轉世?七世章嘉之謎

當年跟著蔣介石去重慶的,還有另一位民國高僧虛雲和尚。虛雲和尚一生充滿了傳奇的色彩,我們之前有個影片專門介紹過。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那時很多政要都皈依在虛雲門下。

虛雲也曾為蔣介石預言過二戰結局。

1942年12月,虛雲受政府邀請,在重慶主持「護國息災大悲法會」,一共做了七七四十九天法事,祈願扭轉國運,消除劫難,也算是佛教界對抗日的一種支持吧。

蔣介石是法會的發起人之一,國民黨元老戴季陶擔任法會會長。那天,蔣介石、戴季陶和虛雲一起吃齋飯,席間很自然就講起了戰爭結局的問題。

虛雲從口袋裡摸出了一張紙,讓身邊人拿把剪刀過來。橫著,豎著連折幾次,又剪了三刀,像變戲法一樣,這張小紙片就先後變出了三個字:先是一個「十」字,然後是一個「卐」字,最後是一個「日」字。

桌上的人一看就明白了。意大利軍隊一直被稱為是「十字軍」。那麼這個「十」字應該指的是意大利。那麼「卐」字呢,自然是納粹德國。最後的「日」,那就是日本了。後來二戰結束的時候果然是意大利先投降,之後是德國被占領,最後日本宣布戰敗,宣告二戰正式結束,順序跟虛雲說的一模一樣。

剪出三個字後,虛雲沉思片刻,又說,這次抗戰勝利後,中國還會有不同的面貌出現。那又是什麼樣的不同面貌呢?難道不是國民政府再次一統天下嗎?虛雲不往下說了。天機不可洩露,蔣介石也就不追問下去了。之後的歷史大家都知道了,不多說了。

虛雲和尚隻身勸服大元帥

其實虛雲不只是蔣介石政府的座上賓,也是孫中山先生非常器重的世外高人。

民國剛建立的時候,社會上掀起了一股追求西化、毀壞寺院的風潮。

那時虛雲在大理雞足山上的祝聖寺做住持。雞足山相傳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大迦葉等待未來佛彌勒降臨的地方,所以那裡有許多寺廟。當時鎮守雲南的李根源大帥也跟風毀壞了雞足山上的許多寺院,用武力驅趕僧人,逼他們還俗,甚至還殺害他們。

那天,虛雲和尚隻身一人來到了他駐紮的悉檀寺中。

李根源一見到虛雲就大聲呵斥說:「修佛有什麼好?」

虛雲說,「從古至今,以文政治理國家,以佛法教化百姓。佛法首先教人治心,心為萬物之本,諸善諸惡皆從心而生。心正,則萬物安寧,天下太平。」

李根源一聽這話有道理啊,就收斂一點了。又問:「這些泥塑木雕有什麼用?白白浪費錢財。」

虛雲說,佛像雖然是泥塑木雕的,但表現出來的是神佛的莊嚴慈悲,使眾生心生敬畏。「人若沒有敬畏之心,就會無惡不作,會鑄成大亂大禍。無論中國的泥塑木雕,還是海外各國的銅像,都是為了使人見而生善,心歸良善。」

李根源聽完臉上露出了笑容,但又接著說,他看到很多和尚都在做壞事。

虛雲說,不能見到一兩個不肖的秀才,就大罵孔子,對吧?天下有很多和尚,你也不能見到一兩個不學好的和尚就驅逐全部的僧人,不讓他們學佛,是不是?那些有劣根的和尚如果好好修行,天長日久,劣根也會去掉的,你得給他們機會。

李根源越聽越有道理,跟虛雲也越談越投機。當晚兩人秉燭夜談。李根源很懊悔地說:「原來佛法如此廣大。但我殺害僧人,摧毀寺院,罪業很深,怎麼辦?」虛雲勸他說,「如果今後大帥能全力保護僧人寺院,同樣會有大功德。」

李根源大喜過望,天一亮就跟虛雲去了祝聖寺。太陽出來的時候,只見雞足山金光大現,從山頂到山腳,一草一木都染成了金黃色。這種金光非常少見,當地人說,從雞足山開山以來,都只見過幾次而已。

李根源當時就感動了,以弟子之禮拜虛雲和尚,請他擔任雞足山大小寺院的總住持。從那以後他就成了佛寺的保護人,還學著佛家的做法,開始布施民眾。

孫中山先生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覺得很神奇,就約虛雲見面。兩人就聊起了基督教和佛教的關係。

孫中山雖然是從海外歸來的,信基督,但思想比較開明,主張用海外的民主共和來救中國,也主張要保留中國的傳統文化思想。他覺得吧,基督信仰主張博愛、鼓勵「給予」,佛家講慈悲、提倡「施捨」;耶穌說天國就在心中,佛家的說法是法由心生。耶穌說,「要愛你們的仇敵」(馬太福音5:44),佛家講究「怨親皆平等」,就是說,不管對方是敵人還是仇家,都不要去計較,以關愛之心去對他。所以歸根結底,兩家可以說是殊途同歸。

虛雲說,是啊是啊,基督教中有一本禁書,是耶穌門徒彼得寫的,叫做「水上門徒行傳」,書中有提到,耶穌十八歲後,有十幾年的時間曾經在印度研究佛法,後來經波斯、土耳其,回到以色列傳法佈道。

事實上耶穌從12歲跟一幫長老們公開辯論,到32歲出來傳道,這中間20年在《聖經》中是一片空白。沒有人知道耶穌去了哪裡。在眾多的解釋中,去東方學佛這個版本,目前來講還是坊間最廣為接受的一個版本。

孫中山先生聽了虛雲的解讀後非常驚訝。一來是耶穌學佛的這件事讓人震驚,二來,既然書都被禁了,而且又是西方基督教的祕密,虛雲又是怎麼知道的呢?這個虛雲和尚看來不「虛」啊。

1913年,孫中山特地為虛雲做住持的雞足山祝聖寺題了個匾,叫做「飲光儼然」。「飲光」就是大迦葉的名字。

不過1949年台海分治後,還留在大陸的虛雲和尚對中共黨魁態度就不一樣了。一直拒絕見面,後來乾脆就坐化了。

其實從古到今,皇帝們身邊都不乏國師級的世外高人給他們保駕護航,也留下許多佳話,如唐朝唐太宗身邊的李淳風,大明朱元璋身邊的劉伯溫就幫他們成就了一番霸業。

但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就沒那麼好福氣了。因為他請錯了國師。他的國師崔浩能掐會算,只要聽他的就戰無不勝,所以拓跋燾非常信任他。崔浩篤信道教,主張崇道廢佛。拓跋燾聽了他的話,焚燒寺院,搗毀佛像,造了不少業,後來的結局就很慘,死於宦官之手,連帶兩個兒字都給他做了陪葬。而崔浩自己也被滅門。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亂世之中,怎樣才能自己保平安呢?您的答案是什麼呢?

未解之謎,我是扶搖。我們下回見。

歡迎訂閱Youmaker頻道:https://www.youmaker.com/c/UnsolvedMystery
訂閱頻道Ganjingworld頻道:https://www.ganjing.com/zh-TW/channel/1eiqjdnq7go2dgb6zFtQ9TYK11080c
訂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zvQZ1p_-AXgAWiyHhE7CxQ
訂閱未解之謎Telegram群組:https://t.me/wjzmchannel

未解之謎】節目組製作

責任編輯:李梅#

推薦閱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最具爭議的穿越事件,「劇情」接連反轉,真相到底是什麼?其實相對論不是愛因斯坦最先提出的,這裡早就有了?
  • 人工智能不是新概念,古代曾有更優智能生命?人造智能藝人竟能以假亂真,它為何讓周穆王勃然大怒,又喜笑顏開?
  • 10歲就當國師,受到三朝統治者禮遇,他到底是得道高僧,還是政治和尚,一件事揭開謎底。
  • 男孩生前寫下一個名字,誰知竟是他跨越時空的愛人……兩個人共用一顆心臟是怎樣的體驗?
  • 明清時期,江南才女如群星閃耀。其中有一位傳奇閨秀席氏女,因擅長畫蘭而以「佩蘭」為號。她不僅能教丈夫寫詩,雙雙結為人間詩侶;而且驚世駭俗,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袁枚最推崇的女弟子。 席佩蘭,本名蕊珠,字韻芬,又號道華。她生於常熟望族,祖上世代為官,亦多文人雅士。她的祖父是大詩人吳偉業的外孫,有詩集四卷;兩位姑姑皆是閨秀詩人,二姑姑席仲田更有兩卷《綠窗小詠》,是家族引以為傲的才女。席佩蘭八九歲時,便熟讀《詩經》,以姑姑們為榜樣,鑽研詩藝,積澱了文思敏捷、辭令嫻雅的才華。
  • 明清之交的江南無錫,既有粱溪回流、蠡湖煙波之風光,也有名流薈萃、詩賦鼎盛之風流。這片吳中繁華之鄉,在閨秀文學盛況空前的時代,也孕育了一位以詩詞傳世的才女——顧貞立。
  • 「天地英靈之氣,不鍾於世之男子,而鍾於婦人。」明清以來,許多文人認同這一論點,重視女子才華,因而這一時期才女大量湧現,才女文學之繁榮,也大大超越以往的朝代。 古人品評明清才女,大多推舉商夫人為冠。這位商夫人,就是名重一時的江南賢媛商景蘭。富庶而風雅的江南大地,才、德、貌俱佳的名媛閨秀數不勝數,商夫人為何能居首位?她又具有怎樣的英靈之氣呢……
  • 西湖之畔,段家橋頭,有一處小攤格外引人矚目。攤位上擺著一幅幅頗具元人筆法的淡墨山水,畫作上題著娟秀的小楷——「黃媛介」,攤主恰恰是位布衣荊釵的少婦。一旦賺夠一日的生活費,她就匆匆收攤,不肯再作畫。 女子拋頭露面來養家糊口,在古代稱得上是一大奇聞。這位獨行特立的女子,正是晚明嘉興的名媛淑女黃媛介。她和姐姐黃媛貞,更是一對才女姐妹花。時人對她們有一段知名的評價……
  • 「我謝絮才,生長閨門,性耽書史,自慚巾幗,不愛鉛華……」一齣獨幕劇,一場獨角戲,吟唱著清代女子的才情與心志。這部雜劇名為《喬影》,甫問世就被之管弦,傳唱大江南北,其流行程度,頗似有井水處必歌柳永詞的盛況。
  •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翠碧如絹的蕉葉,可入詩、入畫,是傳統藝術中的典型意象。在清朝初年,有一群江南閨秀,以此為名號,在良辰美景中結社唱和、賦詩填詞,為當地帶來一幕幕文化盛宴。這便是大名鼎鼎的蕉園詩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