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领受上天的美意

方静
font print 人气: 17
【字号】    
   标签: tags:

新学期开始,选填社团是孩子们的大事,每个人都非常关注。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虽然,事先已说明校方不克面面俱到、符合理想的难处,希望大家能平常心看待,欣然接受最后权宜分发的结果。但是,十二、三岁的孩子面对意外的变局,还是无法云淡风轻、泰然处之。如愿者,手舞足蹈、欢喜雀跃;失意者,眉头深锁、满面寒霜,高兴或者不高兴的心情尽显露在脸上,顿时,教室里热闹非凡,呈现出“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景象!

然而,不一会儿工夫,天真单纯的孩子,已将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下课时间,个个兴高采烈玩得不亦乐乎,唯独Joe 一脸悻悻然,坐在角落似乎在生闷气。近身询问,果然是社团事件的缘故,拍拍他的肩膀,轻声安慰道:“别沮丧,或许上天另有安排,别有美意,你会在新社团里,遇见生命中重要的人!”语罢,他默不作声,但是脸上的怒气像是缓和了一些。隔天,再探状况,他神采奕奕的表示:不必再作更换了,因为好友也在新社团中!

其实,孩子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大人们相同的窘境。反躬自省:我们不也是常常如此回应生活中的遭遇吗?甚至力道往往是更加激烈、强硬呢!《圣经.传道书》中谈到:“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然而,神从始至终的作为,人不能参透。”试问:何以不能参透呢?因为愚迷于世间,被表相所惑、所困、所苦,致使惶惶终日、无法跳脱超越。

所幸神慈悲于人,赐予参悟的机缘,然而在参透觉悟神意之前,就是兽身负隅顽抗的一段颠颠倒倒、跌跌撞撞的历程。根器浅薄者,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而后抑郁以终;根器深厚者,不屈不挠、千锤百炼而后豁然开朗;至于能够高瞻远瞩、洞烛机先的大根器之人,那就更是寥寥无几了。因此,化危机为转机、视苦难为祝福的故事,格外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犹如暮鼓晨钟一般,带领着我们前进,而这些人,也是上天另类的安排,特别的美意。

哈佛法学博士,育有智障儿,还不忘激励人心的中华民国红十字会总会会长陈长文先生,在《给爱子的公开信》中提到──“这是祝福不是诅咒”、“什么是巨人般的毅力”、“痛苦多源于太爱自己”以及“我们更要尊重自己,虽然比别人付出了难以言喻的辛苦,但那只表示,自己比别人更坚强。有更大的毅力与耐心扛起这上天交托的担子”……,最后他分享了纪伯伦的一首诗:“这世界若没有爱你的心与你爱的心,那你不过是一粒飘荡的尘埃。”

还记得创办台湾伊甸残障福利基金会,缠绵病榻近半个世纪,却依然笔耕不辍,著作等身鼓舞生命的杏林子吗?《生之歌》、《生之颂》、《杏林小记》……是她悠悠吟唱的生命组曲;《感谢玫瑰有刺》是她笑谈“行过死荫幽谷”后即兴的诙谐乐章;遗作《侠风长流》则是她乐观豁达的人生赞美诗:“上帝什么时候接我去,我不知道。对我而言,每一天都是生命最后一日,也是生命的第一日。因为是最后一日,更倍觉珍惜宝贵;因为是第一日,便仍有无限的期盼与展望……。的确,神为我这一生所预备的,是任何人都未曾想到的辉煌丰盛。”

原来,造物主无意要我们受苦,受苦往往只是一个过程,借此帮助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并且肯定自己。而“苦难”也不是神造成的,它只是人心灵的一种感觉。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难了解何以根器深厚者或是大根器之人,面对挫折、苦难能够勇敢坚毅、百折不挠,因为他们深深识得:上天另有安排,别有美意!@*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原来世间的情意,是无须透过动听的语言,或者华丽的文字来传递的;只要一个关怀的眼神,或者一个体贴的动作,就足以展露无遗。
  • 这颗明珠长久以来被烦恼的尘劳关锁,正如众生被浊世贪嗔痴慢疑的假象迷惑。有朝一日,烦恼的尘劳全都消失了,明珠的光芒就会闪亮。
  • (shown)教导孩子做一个真诚、善良与坚忍的好人,使他能够在这真假难辨、善恶不明、和好勇斗狠的混乱年代,得以不忧不惧的生活学习、安身立命,不就是最珍贵的礼物吗?
  • 在这个物质泛滥、心灵贫乏的时代,负责任和自我控制,正是当前大人与小孩都迫切须要学习的课题。只有透过一次次的反省与修正,才有机会建构出合理的价值观。
  • 表象上的死路,是一个关卡,藉以教导我们转弯的智慧,千万别只是停驻叹息,束手无策,转个弯,又是一条活路。
  • 苦难与困厄,是上天发下的考题,要我们在其中探寻、思索、长智慧、然后得新生,怎能不谦卑诚敬的应试呢?
  • 上帝让右手成为右手,就是对右手最高的奖赏,同理,上帝让好人成为好人,也就是对好人的最高奖赏。
  • 心灵的尘埃积弊常常被轻忽漠视,甚至于习焉不察、视而不见,最后导致根深柢固、积重难返,难怪东晋艺术家顾恺之要发出“人咸知修其容,莫知饰其性”的感慨……
  • 纯净与专注是成人世界逐渐在丧失的美好特质,因此,相对而言,孩子们的眼睛能看得更广、心灵能感受更深,所以,孩子容易获得满足与快乐。
  • 节气月令的推移变化,较诸世间的承诺约定,似乎更为恒常稳当,莫怪英明睿智的孔夫子,要深深赞叹造物主的绝妙安排:“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