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智圖 教學馬力十足

文、圖/陳秀環(台灣台北縣樹林市文林國小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742
【字號】    
   標籤: tags:

嬰幼兒會使用嘴、眼、手、耳、鼻、身體的全部,以及所有的知覺來學習。所以,學得很快。心智圖法,就是利用這樣的概念,運用我們所有的知覺(視、聽、觸、嗅、味、心理感受等),來做新舊經驗連結,以加深記憶,快速的將所要學的,用簡單的線條、圖畫記憶。

剛接班級時,就想讓學生能夠既快樂又快速的學習,所以一開始即教學生使用手繪心智圖做自我介紹。慢慢的,每當,國語課結束時,都會引導學生畫出課文大意。

等到大部分學生都會使用後,再加入社會課的復習、作文的寫作大綱,現在數學各單元的教學活動也以此做為運用,在檢視學生的學習成效上,功用極大。學生也回饋,學習更輕鬆有效了!

心智圖所使用的概念架構,對孩子的學習,真的有很大的幫助。班上孩子更有人問:其它科目的學習,可不可以用心智圖法?當然可以!我很高與孩子已經知道要將此類推,由此一來,對學生往後的學習,將大大有助益!

以下,跟各位分享一下我在教學中心智圖的實際運用:

國語科

為了解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並檢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學習,是否融會貫通;文中的重點,有否掌握住。我希望學生用心智圖,畫出每課的課文大意,做為評量學生的學習。

之後,因家長反應,孩子畫的心智圖,相當的有創意,想為孩子保留住他每課的學習成果,所以在學期末,班上的學生就會為他們的學習單穿上外衣製作成一本很有個人特色的「學習小書」!

數學科

希望學生的學習是輕鬆、快樂又有效的,我花了一些心思去求變化。當我發現班上孩子,對心智圖的運用,能輕易掌握時,我想到數學科的學習也可以加以運用,所以再將教學單元以心智圖呈現,在課堂上讓孩子做布題、解題。

從活動中,老師很容易就知道,孩子不清楚的概念在那裡,並能即時做個別輔導教學。


總結

建構此概念圖時,老師需先統整好,才能很清楚的把它傳達給孩子知道。另外在批改時,須花較多時間每份、每題仔細看,以清楚孩子是否真的了解本單元。而學生在做此份作業時,亦需要較多的時間。所以在配套功課時,是老師該留意的。對繪製心智圖已有經驗的學生,應可用此做單元的預習工作。

利用心智圖教學,家長回饋正向,而學生程度也普遍提高,對色彩及繪圖亦有明顯的進步!

以學為教 文林國小教師社群

自己在學習的過程中,一直都在獨自摸索,不僅花費的時間長,也常常有挫折。記得在研修特殊教育學分時,教授說過一句話:「没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讓我對教育有了更深的感觸和體認。

其實,每位老師都可以藉由學習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和學習經驗,引導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心態,以不同的方式主動思考和學習。因此,教學生如何有效率學習,是身為教師的職責。但一個人的能力、智識、經驗有限,若能集合教學伙伴的教學經驗、技巧,當能更有效的幫助學生處理功課、學習問題,使學生樂於學習!

教書以來一直期盼有一群伙伴能協同教學,能夠彼此提攜,互相加油打氣,所以自己一直堅持要成立一個屬於教師自我成長的社群。從95年開始我在學校組成一個校內的自主學習群,這個社群的成員有低、中年級及科任老師,在經營的過程中,而經從3到4人甚至又回歸原點……,但我一直堅持、維繫,直至今日有了固定成員10人,心中有好多的感觸及滿滿的感動……。

這個教師自我成長團體,曾就「心智圖在教學上的運用」、「學習、記憶之法的探討」、「如何帶領孩子走入書海—閱讀教學的分享」等議題做分享學習。

目前,自主學習群的成員有著強烈的學習動機和與人合作的意願及能力,能互相信賴並透過伙伴的平等對話和分享,不斷自省並改善教學模式,持續改進。讓教學上的喜、怒、哀、樂,透過這一個分享平台得到充電,並轉化成一種信念,和一種生命的行動,使每個參與的伙伴在教學生涯的每一天,都是輕鬆、自在而快樂的!◇

* * *
什麼是心智圖?
文/劉又齡

心智圖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分析、規劃和整理各種資訊,是開發右腦的途徑之一。心智圖又被稱為靈感觸發圖,也被叫做概念地圖或思維地圖,是一種圖像式思維的工具。

心智圖的中心通常是一個單字或者是一個主題,環繞在中心外的是相關的思想、言論和概念。心智圖是用一個中央關鍵字或想法,以輻射的方式連接所有相關的字詞、想等的圖解方式。它可以清楚表現人們的想法,普遍用在研究、解決問題和政策制定中。

心智圖的種類與作法:

心智圖有兩種:一種是聯想心智圖,用來做事物聯想的腦力激盪,可以建立聯想中心主題,使思考不致離題,幫助大腦做聯想,並記錄下來;另一種是分類分層心智圖,用來把知識分門別類,可以在大腦中建立整體架構,並可幫助記憶和學習。

手繪心智圖時,一開始就將主題擺在中央,然後開始向外擴張分枝,並利用文字、顏色、圖像等來表達內容。只要運用手、腦、紙張和色筆就能畫出一張漂亮的心智圖。

心智圖的由來:

心智圖(Mind Mapping)是由英國著名的教育學與思維學家湯尼.布桑(Tony Buzan),於1970年代提出的一種輔助思考工具,是以一個心臟及其周邊的血管的概念來思索,故稱為「心智圖」。由於這種表現方式比單純的文本更加接近,已經被廣泛的應用於創造、思維過程中。

目前,心智圖延伸向許多不同形式發展,同時也在包括學習、腦力激蕩、教育、文檔規劃在創意、記錄筆記和工程圖表等場合中廣為應用。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提升孩子的自學力必要而且迫切。老師有責任布置一個教室環境,讓「學生有責任感且有意義的學習」。學校老師要怎麼做,才能啟動孩子自學力的幹勁呢?
  • 記得這孩子剛升三年級時,字雖工整,但卻沒有現在的娟秀,一點也不像大個子寫出來的字!他的媽媽跟在後頭走進來,說:「這得謝謝他們老師的用心!」然後很得意的摸了摸兒子頭。
    他們的老師教學也有20年的時間了,早已成就了一套方法,他很少用處罰的方式對待學生,反之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
  • 北歐教育標榜不分類、不排行;而東方則「揚優批劣」。從小教導小孩如何「打敗他人」,他將來就一定傑出嗎?
  • (大紀元記者袁玫柔似密市報導)具36年教學經驗的美國紐約舞蹈教育碩士﹑清華大學原子科學研究所博士易天華﹐8月22 –23日於台灣會館舉行易宗養生遠離「三高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 最有效的運動法健康講座﹐易天華表示﹐由於看到了運動的好處﹐也經由許多場合看到一些不正確的運動方法﹐因此將自己所學傾囊而出﹐藉由她的教學方法﹐正確學習﹐3個星期即可見效。
  • 神韻藝術團在洛杉磯的第三場演出於2月7日週日下午在洛杉磯音樂中心多蘿西‧錢德勒劇院(Dorothy Chandler Pavilion)舉行,從小練習舞蹈、曾從師於臺灣著名舞蹈家蔡瑞月、並有三十年中國舞教學經驗的魏純潔說:「我每年都來看神韻,我本身教舞蹈,要多觀摩,神韻給了我們很好的觀摩機會。」
  • 回首數載的教學生涯裡,曾迷失在孩子成績與教學付出的計量天秤裡,失衡的可不僅是度量意義上的砝碼,而是師生間雙向溝通的和諧……
  • 屏東縣竹田國中在高雄中北扶輪社贊助下,開展讀報教育。不僅提升偏鄉學子閱讀能力、開拓國際視野,去年國中會考,竹田國中更是創下佳績,全校畢業生62%考取屏東中學及屏東女中,錄取率全縣第一。3月21日,竹田國中舉辦成果分享及讀報教育比賽頒獎。
  • 仰望中華五千年文明,我感到謙卑和渺小。同時,能夠和青年學生一起探索和欣賞中華傳統文化的獨特之美,我深感榮幸。
  • 平時成績很好,一到大考就緊張?曾國藩七次科舉的故事改變了學生......
  • 心靈的創傷會導致孩子封閉自己、停滯不前。引導她解開心結,就會有所進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