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儿、梁珍:中石化“死火门” 露国企港根盘

吴雪儿、梁珍

人气 3
标签:

【大纪元3月5日讯】编者按:上月初,数千的士集体遇上死火问题,茅头直指中石化的石油液化气不合规格,中石化以国企身份透过中联办向港府施压;且检验石油气车辆气缸在香港只有一家中介公司,实际检验工作仍回到中石化;新界的士受重灾因为在新界地区大部分的加油站就只有中石化……事件令中石化露根盘。

上月初在香港出现数千的士集体出现死火情况。与此同时,数百部石油气小巴在加气后亦频频死火。

有的士就在一小时内死火达四、五次,只要慢驶时不重新加速便会死火,有的士司机因生意大受影响要求赔偿。更重要是,车辆在行驶时突然死火,会严重危害路面行车安全。

的士、小巴业界怀疑中石化的石油气有问题,于一月四日发起了抗议活动,并与机电工程署及中石化开会商讨。

机电署最后成立由工程师、气体供应商、维修业界以及的士和小巴代表组成的专案小组,抽取多个石油气样本,分别送往内地惠州及德国化验。化验报告到现在还未公布,不过,早前就有港媒体报导,指化验报告早有结果,并显示部分石油气样本个别重金属含量超标。怀疑售卖劣质石油气的中石化被指倚仗其国企身份,透过中联办向港府施压,要求机电署暂缓公布化验报告。



的士小巴权益关注大联盟黎铭洪表示,有听闻中石化已向机电署发出律师信,要求该部门公布任何化验结果之前,必须得到中石化同意。(摄影/吴雪儿)

的士小巴权益关注大联盟黎铭洪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有听闻中石化已向机电署发出律师信,要求该部门公布任何化验结果之前,必须得到中石化同意。中石化否认,并指有关报导子虚乌有。报导发表当天,中石化人员透过公关公司约见黎铭洪午餐。午餐后,公关公司又派人跟随黎铭洪,欲“倍伴”他接受本刊的采访。

到现在化验报告仍未公布,黎铭洪表示说报告未出来前很难评论,但他相信德国的报告比较客观,也希望报告能尽快出笼。

黎铭洪说,现在的士仍有死火的情况:“没有一月份那么夸张,其实也不少,只是懒得报上去。”同时,现在很多司机都不去中石化加气,情况也会改善:“油缸始终是受污染了,所以除非换缸。有时候不死火,但就窒下窒下(不畅顺)。”

换缸不便宜,要几千元,小巴就要八千。

验缸一家垄断

目前验缸、换缸就只有一间公司做——美辉集团有限公司,黎铭洪说,该公司打着中石化名堂来接生意,以前叫华润,其实是一间中介公司,接来的工作实质是给中石化做:“以前蚬壳(Shell)公司有做,现在也没有了。另外,政府规定五年要验缸一次,也是要找这家公司去做。全港现时有两三万架石油气车。”

黎铭洪说,连机电署都有点怕这家公司,好几次开会的时候,该公司的人员都拍桌拍椅。的士小巴权益关注大联盟准备向政府要求,不能让一家公司垄断验缸服务。

黎洪铭举例家用石油器,石油气缸是由石油气公司来保养的,顾客每次叫石油气时,会顺便把用完的石油气罐让石油气公司员工拿走。如果石油气罐太脏,石油气公司会自动把罐换掉:“为什么车就不可以?”

中石化油便宜具吸引

化验报告未公布,但生活问题要面对,的士司机各自盘算。司机朱先生表示,自己过去十年一直都用中石化的油,因为中石化的油比同类型的油便宜不少,以每天加两次油计算,平均一天需要花港币三百多元,中石化的油比同类型的蚬壳等公司的油要便宜三十五元左右,一个月下来能省一千元左右,对收入不高的司机有莫大的吸引力。

李先生从去年开始,就开始发现死火问题。刚开始都不知道什么问题,后来看报纸才知道油出了问题。李先生表示,现在不会再到中石化加油,只能加其他较贵的油了。

李先生指出,行内不少司机为省钱,仍然冒险加中石化的油,不过,他们采取两种办法,一个是加入过滤装置,减少杂质,令死火问题有部分疏缓。另一个土办法就是加混合油,轮流加中石化以及其他公司的油,希望能够减低油的杂质。但他自己也坦言,这些办法都不能治本,“心理作用大过实效”,希望政府能尽快公布调查报告和解决办法,让司机可以安心。

新界加油站多为中石化

另一个张姓司机表示,死火重灾区是在新界北一带,包括大埔区一带,被中石化独家垄断,根本没有其他牌子的加油站可加:“大家都是拿命来搏,现在油还是有问题,怎么办?我们都完全没有办法。”


车辆在行驶时突然死火,会严重危害路面行车安全。(摄影/吴雪儿)

亦有的士司机表示,中石化油站多,其他牌子油站少,加上中石化油比较便宜,所以还是会到中石化油站加油。

虽然生计、生命安全受影响,但一些司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显得有顾忌。有司机坦言,怕港府秋后算账,也担心不能回大陆。

本港石油气的士主要属日本丰田车厂,其实早于去年九月,丰田香港代理皇冠车行已收到的士死火报告,怀疑与石油气问题有关,即时将事件通知日本总厂、机电署及各石油气公司。

丰田在日本的总厂经调查后,初步显示的士结构及机件均无问题。维修的死火的士当中,包括零一年至刚出厂的新车都有。

中国大陆报纸《齐鲁晚报》有评论文章指,中石化对于香港的士熄火事件的快速反应,让惯于忍辱的内地消费者好生感叹,什么时候也能在国企大鳄面前享受到这样的“礼遇”?

评论又说:“反观内地,中石化与中石油在成品油市场处于绝对的垄断地位,油价涨跌皆在其股掌之间,在这样一个卖方市场中,一般消费者的维权有如蚍蜉撼大树,影响微乎其微,效果可以忽略不计。……中石化虽在内地拥有庞大的市场,却好像没遇到过类似的麻烦。对于这个特殊的现象,只能如此猜想:可能他们在油气品质上特别关照了内地消费者,也可能是我们的车品质太好,一般的香港的士遇到的问题到了内地就迎刃而解了。……事实证明,没有切实可行的法律,没有政府部门行之有效的监管,单纯指望垄断企业自觉关照普通消费者的权益是不靠谱的。”

专案小组于二月十一日召开第三次会议,化验报告仍未公布,机电署说,由于化验需时,部分送往德国化验的样本仍在测试中。机电署在收到所有测试结果后,会提交给小组进行调查。

中国石化(香港)有限公司现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在香港地区从事汽油、柴油、天然气的零售。现有遍布香港各区的油气站四十五座,其中加油站二十二座,加油加气站十六座,加气站七座。中石化是被中共江派势力操控的中国最大的石油垄断集团之一,现中共政法委书记周永康曾担任过中石化总经理。◇

国营石油公司及国营油站折腾人

死火重灾区是在新界北一带,被中石化独家垄断,根本没有其他牌子的加油站可加。(AFP)

在香港,中石化加油有价钱上便宜的吸引力,但从最近一度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汽油贱卖事件中看,便宜背后有故事。中共把国内销售六点六六元/升的汽油,以两点四元/升的价格出口国外,其间差价超过二点八倍。也就是说,中国人在中国购买自己生产的商品,要比外国人多付二点八倍的价钱。

现任首钢发展研究院企业所所长车宏卿在其个人博客上介绍了北京加油站的情况:

国营石油公司及国营油站折腾人:

(一)言而无信:十多天前就报导说,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巨头直降五毛,昨天去中石化苹果园加油站加油,结果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九三号汽油油价依然是六点六六元。

(二)只升不降:查看有关报导,现在国际油价一直是七十美元左右,基本上是逐步走低,但总不见国内石油巨头降价。这进一步说明:国际油价上涨时,石油巨头们提价步子非常快;国际油价跌价时,石油巨头们降价步子非常慢。这两年,中国石油巨头们一直在折腾人,而且把人给折腾得已经说不出话来。

(三)半斤八两:搞促销的国营加油站,打出的旗号是直降零点四五元,可几位朋友跟我交流说,总觉得加完的油数,跟跑完的公里数对不上—比原来跑得少,一比较、一折算,根本没便宜多少—高价油与低价油,一箱之差,只有一、两块钱。

得出的结论:

(一)北京的加油站,就好像是天下乌鸦一般黑—没有一个按照市场规律做事的。

(二)民营加油站不争气:本来名声就不好,却还不珍惜现实给予自己的这个竞争机会,逐步改变自己的形象,维护好自己的声誉。民营加油站,也枉费了我“给民营成分足够生存空间”的呼吁。

(三)在被折腾中作出最实在的选择:现在,在垄断局面没法打破的背景下,干脆回归正宗的、不搞促销的中石油、中石化加油站。

(四)北京石油供应市场,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有个规范性的管理。规范管理的标准就是:起码让石油巨头们按照市场规律行事。现在,它们简直就是胡作非为。◇

本文转自第161期《新纪元周刊》
http://mag.epochtimes.com/gb/163/7595.htm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

相关新闻
的士小巴用中石化死火事件 中联办施压
辽宁发现大油田 中石化辟谣 股民损失惨
中石化石油气的士死火事件仍未明
仪征化纤退休职工集体上书要求解决养老金问题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