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的大家庭 卑南國中用真愛守護校園

龍芳  圖/卑南國中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10
【字號】    
   標籤: tags:

「卑南山腳下、綠色隧道口、文化公園旁,卑中是我家!」短短4句話,點出了台灣台東縣卑南國中被一片綠色大地環繞的地理位置,以及卑南國中人以校為家的心聲。走近校園,圍牆內外的綠蔭、校園中陪伴過無數學子成長的老榕樹和龍眼樹、以及文風古典的「正心亭」,溫馨自然的環境中伴隨著教育的莊嚴。

創立於民國51年的卑南國中,學區涵蓋台東縣卑南鄉大片地區的農家和部落,學校又緊鄰「阿尼色弗」中途之家,再加上「德蕾之家」寄養家庭的學生,都在在突顯出學校所肩負的重要使命。

47年來,所有的校長老師以及家長志工們也一直無私的全心守護校園,做孩子們的「真愛守門員」,關懷每棵幼苗的成長,也努力開創機會,幫助學生充分發展潛能。學校和社區的協同關愛,讓卑南國中就像是一個滿載著各界溫情的大家庭。

愛的接力 代代傳承不間斷

15年前,初出校門的黃惠香老師到卑南國中任教,資深老師帶她適應環境也傳授教學技巧,她說,「在這個大家庭裡,照顧別人是理所當然的,資深教師照顧新進教師,老師照顧孩子,甚至連學生都會主動照顧同學。」

黃老師回憶那時候班上有3個「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的孩子,其中一個坐著輪椅,當時她還不知道如何來輔導肢障生,倒是學生們用實際行動給她上了一課。「不管去哪裡,全班同學都會把他帶著,碰到階梯就扛上去,即使是畢業旅行也一樣。」
黃老師也回憶道,那次的畢業旅行,上下車時,全班一定先等男生把輪椅大哥安置好,才會接著行動。在海洋公園遊覽時,黃老師突然四處看不到輪椅生,正覺奇怪,原來同學把他推到了最高點。他們說:「老師,這樣他才看得到全景啊!」這些孩子時時刻刻為同學著想的點滴,讓黃老師永銘在心。

轉眼間,當年收容小兒麻痺症孩子的「阿尼色弗」兒童之家,現在主要收容弱勢孩子,卑中依然肩負配合輔導的重任,黃老師說:「那是該做的,沒有人會懷疑。」而對於大部分來自農家和部落的孩子,學校老師甚至偶爾還需要兼負家長的角色,黃老師表示,「叫孩子起床,載他來上學,都不是特例。」

老師陪伴孩子成長,資深老師照顧新手,一切都是愛的傳承。如今擔任輔導組長的黃老師說:「我會盡己所能,把這個好的東西傳承下去,把這條線接下去。」

愛與榜樣 共創友善溫馨校園

卑南國中的大家長詹炳南校長,從事教育工作40多年,堅持奉行福祿貝爾的教育理念「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他鼓勵老師要以身作則,給孩子良好的示範,詹校長說:「用心把別人的孩子教好,那是一種行善積德的志業。而營造一個溫馨友善的校園、讓學生成為敦厚有品德的人,是教育工作者的最大責任。」

從小學教師一路走到中學校長,服務地區遠及山巔海角,詹校長一貫以溫文有禮、謙沖愛人的胸懷待人處世,熱愛教育也認真辦學,今年教師節再次獲選為台東縣特殊優良校長。

詹校長去年遴聘到卑南國中服務,在這個大家庭裡,他秉持的教育大愛與長久以來充滿著愛的環境引發了共鳴,在綠意盎然、愛心洋溢的校園中,卑南國中的師生和家長們,就這樣一直全心全力共同譜寫著「我的家庭真可愛」這首溫馨向善的真愛交響曲。


卑南國中是一個充滿溫情的大家庭。 (龍芳/攝影)


對待場地 也要說謝謝

台東棒球聞名全國,卑南國中的推動功不可沒。民國57年卑南國中棒球隊剛成立時,成員大部分是紅葉少棒隊人馬,比賽佳績立刻打響了知名度。到了80年代的黃金時期,除了承辦台東首次的職業棒球邀請賽,卑南國中棒球隊還2度以國家代表隊身份贏得世界小馬聯盟青少棒比賽冠軍,一直到今天,地方人士談起來,仍津津樂道那一段傲人的歷史。卑南國中棒球隊現在仍是台東棒球訓練的重點學校,也不斷堅持著嚴格的訓練,希望再創當年輝煌。


卑南國中棒球隊是台東棒球發展的重點學校隊伍。


棒球之外,5年前開始發展的健力隊,也為孩子開創了另一扇升學的跳板。健力國手胡俊雄老師在學校裡擔任教練,他用及時的獎品鼓勵學生,也用嚴格的禮節規範要求學生,在進場地練習的前後,都要跟老師學長問候,最特別的是,每到練習結束整理好器材離開之前,還要跟「場地」說聲謝謝。個性開朗認真的胡老師說:「這是尊重環境、愛惜環境,也是教育的一環。」


卑南國中健力隊訓練嚴格,獲獎無數。


學校也提供了原住民部落孩子發展的舞台。3年前,訓育組長王朝茂將原舞社轉型為E起舞動歌舞劇團,在傳統舞蹈的力與美之外,加上由部落耆老編寫的富有故事背景的歌劇,第一次到台北國父紀念館參加全國比賽,就拿到第二名,2008年第2次參賽,更是奪得全國冠軍。

王組長說,社團沒有經費,靠著鄰近下賓朗部落的林慧瑛老師義務指導訓練,利用每天中午和假日練習。這些原住民孩子的努力加上天賦,不但在國家舞臺上感動了所有觀眾,過程中學生也學會了母語,對部落增加了認同感。

跨越距離的永續關懷

師長們的用心,幫助學生不斷向上發展,而長期默默關懷支援學校的家長和地方人士,也是學校重要的守護力量,這其中還包括遷居西部卻不忘家鄉的地方人士,把對卑南國中的守護心意從台灣的東南延伸到西北邊的苗栗。

在苗栗經營「力馬生活工坊」的台東卑南族藝術家南賢天,父親南信彥早年曾捐地給卑南國中建校,而南賢天雖在外地發展,也不忘為家鄉教育盡心力;他的力馬生活工坊除了生產原住民各族圖騰的手工藝品,也附設餐廳。客人用餐時,南賢天會彈奏吉他演唱卑南族歌曲,為家鄉學子募款,他的歌聲渾厚悠揚,十分動人。近幾年他已陸續募集了將近100萬元,提供給學校幫助清寒學生。


卑南族藝術家南賢天(左)為卑南國中募款,詹炳南校長代表師生感謝。


而在卑南地區經營農藥行的學校顧問團團長粘昭焰先生,10年來支援學校也從未間斷;此外,還有一位從未露面但近幾年來資助學校飲水思源獎學金的黃華強先生,以及雖然已退休,但仍利用晚間回學校幫助學生做課業輔導的沈松田主任,他們不求回報,站在角落,選擇用不同的方式,對學校和學生默默付出關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為宣傳睽違10年的台北演唱會,哈林庾澄慶日前上POP Radio做宣傳,也接受電台新單元「917返校日」專訪,錄音一開始哈林就笑說:「感覺好像是老人在回憶過往雲煙。」除了聊到校園生活,也談到過往純純的戀愛。
  • 知名藝人之子參加黑道幫派並擔任幹部,從事非法活動,由於具有學生身分,衍生不良幫派組織滲入校園,吸收學生進行簽賭、討債等不法行為,涉案的學生都是高中、高職和大專院校學生,初步估計,染黑的學校多達十多所,嚴重危害校園安全,影響學生身心正常發展。
  • 台灣國立竹山高級中學位於風景秀麗的南投縣竹山鎮,創校迄今47年,校長巫春貴以品德教育作為校務發展計畫主軸。透過典範學習、啟發思辨、勸勉激勵、環境形塑、服務學習、自我期許等以多元活動的方式推展品德教育。
  • 座落於蜿蜒美麗的醉夢溪旁,利用文風鼎盛的環境,在這裡,木柵國中結合社會資源,打造出一個讓師生家長共同學習成長的教育空間。
  • 東芳國小位於台灣中部的彰化縣,近年來以跨處室合作的方式,在學校推廣多元教育,透過品德教育、藝術扎根、閱讀以及環境保護等活動,將品德教育落實於學校及家庭生活之中。
  • 吳家德是台灣台南瀛海中學高中部三年級學生,他在高一時發現病情,由於當時情況嚴重,差一點就必須截除大腿,因此不得不休學。然而,吳家德並未因癌症、休學而放棄生命的希望。面對病魔不屈不撓的精神正是最好的生命教育,他承受苦痛,卻一直以最樂觀、開朗的心情來面對。
  • 學校以「溫馨校園」、「方正品格」、「圓融生命」、「卓越學習」為願景,透過品格教育、閱讀教育、藝文教育與多元學習課程的實施,提供學生豐富的體驗及多元展能舞台,希望開啟每一個孩子的潛能,成就每一個孩子。
  • 台灣台北縣三峽鎮的植茶興盛,這與早期移民多來自茶鄉─安溪有關。三峽鎮安溪國小校名「安溪」,即蘊含飲水思源,不忘所本之意。
  • 台灣桃園縣龍潭鄉的「東方美人茶」名聞世界,包種、紅茶、綠茶也廣受好評,而其中有一片很特別的茶園,由龍源國小小朋友照顧的「愛心茶園」要採春茶囉,親子及鄉民約500人共享採茶樂,不僅創造新紀錄,茶藝也飄香整個龍源國小。
  • 「人生如攀岩,克服逆境往上爬。」這是江翠國中黃耀輝校長在擔任鳳鳴國中校長時送給阿傳的箴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