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H1N1疫苗平反 台灣研究被採用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3 日電)醫學期刊刺胳針(Lancet)今天刊出台灣研究指出,接種H1N1疫苗與多發性神經病變,未必有關。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完成這篇研究時,尚未爆發緩打潮,研究結果洗刷疫苗污名。

這篇研究以健保資料庫的相關病例為基礎,建立多發性神經病變(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的背景值,預測H1N1疫苗在1500萬劑的接種量下,接種後6週,即使與疫苗毫無因果相關,仍將會有27例多發性神經病變,此為背景值。

作者之一的疾管局長郭旭崧今天受訪表示,研究是在去年11月完成,初衷是以健保資料即時監測疫苗安全性,一旦監測到疫苗傷害事件時,接種作業即時踩煞車,該停就停,以免重蹈美國1976年疑似豬流感疫苗引發多發性神經病變的覆轍。

去年11月H1N1疫苗開打,至今年 3月16日止,接種566萬劑H1N1疫苗後,健保資料僅發現4例多發性神經病變,並未超出背景值。其他6 種醫界關切的相關疾患,包括視神經炎、顏面神經麻痺、立即型嚴重過敏、痙攣、多發性硬化症、自然流產也均未超過背景值。

去年底台中劉小弟疑在接種疫苗後死亡,引發疫苗緩打潮,不良反應通報事件暴增,國人對疫苗安全的信心跌落谷底。不過,刺胳針雜誌在經過4 個月的審查後,今天刊出這篇研究,郭旭崧認為,疫苗安全的真相接近水落石出。

郭旭崧說,疾管局還進行孕婦接種疫苗與不良事件的類似研究,希望能釐清國人對疫苗安全的疑慮。

雖然這篇研究未針對任何廠牌的H1N1疫苗,但國人所接種的廠牌,以國光占絕大多數,國光生技發言人高聖凱指出,疑因疫苗致死事件,經衛生署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審查後,沒有1 件與疫苗有關,這也證明疫苗的安全性。

不過,高聖凱也認為,國光生技重振旗鼓,勢必要走「台灣之光,在海外發光」的模式,今年力爭歐盟認證,準備替歐洲藥廠代工製造疫苗,否則「留在台灣,會繼續敗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