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護理創新–背心收納術後病患身上管子

人氣: 73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1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穿上這管管相護背心,收納手術後病患身上所有管子,保有隱私又安全!」這項貼心病患需求設計,出自聖保祿醫院外科病房護理師杞方瑜巧思,獲院內舉辦護理創新第一名肯定,將讓更多手術病患受惠。

醫院開刀後的病患,因治療關係,身上怖滿各種管子,管子多如靜脈點滴管、鼻胃管、尿管、傷口引流管等,有時高達6-7條,該怎麼辦?一般人因害怕拉扯,造成管路滑脫,或因感覺很丟人及不舒適,降低下床活動的意願,會選擇躺在床上,間接影響身體康復。


護理創新–背心收納術後病患身上管子前後對照。(攝影:徐乃義/大紀元)

在聖保祿外科病房工作3年的杞方瑜護理師,年紀很輕,但非常有才華,因平時照顧腸胃科方面及泌尿系統開刀病患最多,手術後病患身上會有各種管子,為了病患早日康復,會鼓勵病患早期下床活動,增加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但經常見到病患手提著各種引流管下床,有些人因身上有尿管,總是不敢踏出病房半步,因為覺得很不好意思,有些人將引流管及尿管掛在點滴架上,或提在手上,缺乏隱私,有些還因管路滑脫,造成感染。

杞方瑜展現從小學會的技藝,自己設計管管相護背心,從剪裁、縫製全部自己完成,病人只要穿上背心,尿袋或鼻胃管引流袋則可放置內袋,為了提供收納,內部縫上細線,方便病患夾血水引流管,將適當大小的內袋,縫於背心內部左右兩邊,考量尿袋須低於膀胱高度。

背心穿戴方便,不佔空間,外觀美觀,隨時保護好病人身上每一條管路,家屬不必為了照顧而奔波,也不用擔心病人散步時管路滑脫。。背心除了可減輕病人負擔外,也可以增加舒適度及安全,另一方面,鼓勵病患早期下床活動,可排除因引流管及引流袋拉扯,導致的滑脫,而影響生命安全。

一年一度國際護師節,屬於平日默默奉獻,勞苦功高白衣天使的節日。聖保祿醫院護理人員人才濟濟,每年會舉辦各種競賽,如優良護理(士)師選拔、護理創新等,並舉辦護士節彌撒,表揚各項優良護理人員得獎者。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