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蝦米對大鯨魚 英作家為愛妻討回公道

font print 人氣: 227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5月9日訊】英國知名作家馬丁・賈克(Martin Jacques)的印度裔律師妻子哈麗(Harinder Veriah),於千禧年元月1日凌晨癲癇症發作,送香港律敦治醫院治療,於隔日驟逝,留下16個月大的兒子。馬丁指控哈麗的死,是因院方種族歧視與醫療疏失所致。歷經十年纏訟,此案於今年4月初終以賠償和解,哈麗案亦促成香港的反種族歧視立法。

4月4日,馬丁於英國《觀察家報》詳述這十年來的血淚歷程﹕

年輕妻子客死他鄉

哈麗為馬來西亞籍印度裔,自幼成長於靠親戚接濟的貧困環境,以半工半讀完成學業,取得英國法律碩士,併進入倫敦著名國際律師事務所Lovellos工作。後因公司器重將她調派到香港,馬丁則利用這個機會,在港進行其新書《當中國統治世界》的寫作。夫妻倆帶者當時9週大的兒子拉維移居香港,準備一展鴻圖。

千禧年前夕,馬丁夫婦與來訪友人外出慶祝。凌晨一點,哈麗因癲癇症發作被送至律敦治醫院。然而這一去,33歲年輕有為的哈麗就此香消玉殞。

馬丁於自述中提到,當晚再度去醫院看哈麗時,即對她遭受的待遇感到焦慮。身為印度裔,哈麗在香港遭受嚴重的種族歧視,比在倫敦與吉隆坡還糟糕;到餐廳,服務生拒絕為她服務,去購物,店員故意讓她枯等,上街時,遭路人指指點點,即使在工作單位,亦遭不平等待遇。

馬丁表示,當他們在一起時,哈麗因他的膚色得到庇護;而當她獨自一人時,則情況完全不同。去香港前,他們對香港的種族歧視問題一無所知,正如後來一位新聞記者所形容的:那是香港的骯髒小祕密。

身處社會的最底層

哈麗住院當晚,馬丁向巡房醫生提出各種問題,甚至急切地想讓醫務人員知道他是白人;因為他的膚色,在香港,人們對他畢恭畢敬,但對有著美麗深棕膚色的哈麗則完全相反。醫生的回應閃爍其詞,他失望的對哈麗說:「一點點用處都沒有。」她語帶屈從的回答到:「我是屬於這裏最底層的族群。(I am bottom of the pile here.)」

聽到太太這麼說,馬丁的心如電擊般抽痛,問她什麼意思並希望她舉例說明。哈麗只是簡單的回答:「我是印度人,而這裡都是中國人。」毫無疑問,醫務人員並不知道哈麗的廣東話很流利,能完全瞭解他們對她使用的種族歧視用語。

馬丁告訴哈麗要幫她辦出院。去找護士時,他考慮是否現在就帶她回家或等到明天早上。因為哈麗還是不舒服,所以他決定還是等到明天早上。但馬丁說,這是他一生最糟糕的決定。

永遠縈繞心頭的陰影

隔天早上八點五十分,馬丁正準備去接哈麗出院時,接到護士的來電,說哈麗癲癇症再度發作,要他立刻趕去醫院。當抵達醫院時,馬丁目睹的十分鐘長畫面,將成為永遠縈繞他心頭的陰影。

哈莉已經處於深度昏迷,不省人事,而現場只有兩名護士沒有醫生。約一分鐘左右,儀器的警告聲響起,哈莉出現呼吸衰竭。一名醫生姍姍來遲,然後哈麗心臟停止跳動,隨即死亡。兩天前她剛過完33歲生日。

辦完哈麗葬禮後,馬丁將哈麗的醫療記錄寄給倫敦的顧問醫生朋友,因為他想不透哈麗為什麼會死。當收到朋友的回復後,他瞭解是遭透的醫療疏失導致哈麗死亡,而且他心裏很清楚,這個疏失是種族歧視造成的。哈麗的死已經令他悲痛欲絕,如今得知哈麗的死因,更讓他情何以堪!

十年嚴峻挑戰

於是馬丁向法院提出控訴,不讓醫院規避責任。十年來,馬丁父子一方面承受著失去至親的悲痛,一方面還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時間、金錢在訴訟上。障礙與困難如一座座大山擋在前面。

在完全陌生的國度,面對權勢至極的對手、裁判官的偏袒、找不到合適的律師、無力負擔香港比英國高昂的訴訟費、又對訴訟程序一無所知,馬丁瞭解這會是一場非常嚴峻的挑戰。在為正義奮戰的漫長歲月中,伴隨他的是深烙心中,失去至愛無以想像的撕裂之痛。

長思後,最後他決定在英國組織行動。聯絡上利日律師事務所(Leigh Day & Co)的合夥人法蘭西斯・斯恩惠(Frances Swaine),接著開始收集醫學專家的意見。利日在倫敦極負聲望,專門從事人權、醫療疏失及其他香港沒有的訴訟案。

資金是最令他擔憂的問題之一。2001年4月返回英國前,法蘭西斯力勸馬丁為兒子拉維向港府或相關機構申請法律援助。開始時遭拒絕,上訴法院後,拖延的覆核程序,一度讓馬丁絕望,但最後在2006年,拉維的法律援助獲得批准。馬丁第一次感受到正義的存在。雖然往後訴訟費用龐大得令人擔憂,但最起碼索賠訴訟因這項援助金得以展開。

抽絲剝繭 死因水落石出

收集了專家們的報告後,哈麗在醫療上最有可能遭遇的狀況漸漸明朗化。在癲癇發作時,醫院注射一種使她安靜的抗焦慮劑diazepam。醫療記錄上的記載,是適合嬰兒的3毫克微小劑量。雖然難以查證記錄的真實性,但沒有任何專家相信是這個劑量。

專家的看法是,考慮到癲癇發作隨後出現的症狀,醫院可能給哈麗注射較高的劑量,注射後她再也沒有恢復意識。而且,又加上注射diazepam引起的呼吸抑制,病患表面上看似呼吸正常,其實並未吸入足夠的氧氣,哈麗的氧氣水平開始下降。

醫生說注射時他在場但隨即離開,但那時哈麗仍然昏迷不醒,護士沒能適當的監控情況或者採取補救措施。大約20分鐘後,呼吸抑制導致呼吸停止,哈麗停止了呼吸。儘管當時馬丁是從家裏趕來的,但還是比醫生早來到病床邊。從專家報告得知,當時情況下要搶救還來得及,但是醫院竟然貽誤搶救的時機!

正義得到伸張

一個月之久的審訊開始。馬丁的律師團基於沃爾夫司法改革(Woolf reforms, 可簡化訴訟程序與成本)提出和解辦法,但對方不予理會,最後還提出一個很可笑的數目,根本不夠支付訴訟費用,和解破裂、等待審判。

但是不到兩星期,由於一個不利於被告的預審聽證,對方突然急切的希望和解。儘管手中握有絕對的優勢,但院方顧及被發現犯下醫療的疏失罪行後,醫務人員將不可避免被貼上種族歧視的標籤,於是醫管局豎起白旗並提出大筆和解金額。由於這訴訟的基金是拉維的法律援助所提供,馬丁被告知別無選擇只能接受和解。

在劇烈的談判過程中,醫管局極欲加入一項條款,禁止馬丁對外發表任何與此案有關的事。馬丁告訴他們不會被封口的,因為這個真相太重要了,哈麗的死因太令人震驚、太令人難以置信了。對方因而退讓不再堅持。

長達十年為正義的奮戰終於落幕,馬丁心中沒有喜悅、沒有歡欣、沒有平靜。他只想讓哈莉回來,但沒有任何東西能換回哈麗了。因為疏失與歧視,年僅一歲四個月的拉維失去了媽媽。如果哈麗是個白人或中國人,或許她今天還會活著;如果一月一日那晚馬丁把哈麗帶回家,或許她現在還在馬丁身邊。

馬丁說哈麗是他所認識的人中最傑出的一位,然而正值英年的她,卻被最卑鄙、齷齪的歧視與失職奪走了生命,這場勝戰對他們來說沒有什麼值得慶賀,他只希望他們的對抗逆境能使他人受惠。

遺愛人間

由於哈麗的案件,推動了香港的反種族歧視運動,香港政府被迫正視種族歧視存在的問題,並於2008年7月制定了香港首次的《種族歧視條例》。媒體形容此條例係為紀念哈麗所訂定。

馬丁也為愛妻成立哈麗信託基金,與哈麗生前工作的國際律師事務所Lovellos合作,協助弱勢的馬來西亞年輕律師到Lovellos工作。同時他也每年募款,協助哈麗馬來西亞母校的的弱勢孩童,哈麗11歲的兒子拉維,亦以其小提琴琴藝參與募款晚會。

真相得以大白,正義得以伸張,仁慈心得以溫暖世間,相信哈麗在天之靈必感慰藉。

(大紀元記者陳珍妮翻譯)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繼二月總統節發生的有種族歧視傾向的校外派對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UCSD)連日來接連發生數起種族歧視事件,有樹慾靜而風不止之勢。
  • 大約5年前,在洛杉磯金線地鐵擴展工程施工當中被挖掘出的一百多具早期華裔移民的遺骸,終於即將得以重新安葬。3月8日,曾經禁止華人使用的洛杉磯歷史最悠久的常青公墓(Evergreen Cemetery)樹立了一面紀念牆,以紀念19世紀末排華政策的受害者,並標誌著洛杉磯城市交通管理局(MTA)將陸續把在附近挖掘出的遺骸遷葬到常青公墓。
  • 在3月10日的記者招待會上,魁省人權委員會(Quebec's Human Rights Commission)的主席庫斯努(Gaetan Cousineau)發誓,要盡他最大的努力結束權威人士對少數族裔的歧視。他表示,「種族歧視不僅對受害者本人會造成傷害,同時對他的朋友和社區都會造成影響。」
  • 由於兩家醫院延誤診斷或誤診誤治,原本可以治癒的淋巴瘤奪走了一位老人的生命。為了討說法,老人的妻子一紙訴狀將兩家醫院告上法庭。不過,這個醫療官司一打就是四年多,已經74歲高齡的李為民老人近日終於拿到了最後一筆賠償金。
  • (據台視新聞報導)插鼻胃管竟成了植物人,台中有婦人,五年前因為腸阻塞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就診,實習醫師為她進行鼻胃管插管治療,沒想到婦人卻成了植物人,先生為了全心照顧太太,辭去工作,還得和醫院打官司,最後台中地院判定,醫療過程中有疏失,醫院判賠三千一百萬元。
  •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300萬十幾歲至20歲以上的年輕人離家在海外學習。在過去10多年內,在澳洲的留學生從10萬上升到50萬人,對悉尼和墨爾本這類大城市的生活氛圍產生了很大影響。但據澳洲一份新的調查報告表明,海外留學生的人權在日常生活中仍被忽視。由澳洲人權協會參與贊助的「種族與學習經歷」工作室目前正在籌備中。
  • 4月15日,德國頗受矚目的「東德佬案」(Ossis)在斯圖加特宣判,法官回絕了原告的訴訟。他表示,儘管有政治文化背景的差異,但東德人不算其他民族,「東德佬」這個詞不在法律規定的種族歧視詞彙裡。原告表示,要繼續上訴。
  •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洛杉磯17日專電)提倡白人至上的新納粹份子今天在洛杉磯市政府集會活動,引來反種族歧視主義者到場抗議。雙方一度引爆衝突,最後在警方強勢警力驅趕下,才平息這場衝突。
  • 美國西南部與墨西哥交界的亞利桑那州日前通過了一部嚴格的限制非法移民的法律。根據這部法律,亞利桑那州的非法移民將被視為刑事罪犯,警察將有權對任何他們懷疑是非法移民的人進行盤查和逮捕。反對者認為,這部法律無益於真正改善亞利桑那州非法移民猖獗的現狀,而只會加深種族歧視和仇恨。
  • 歷史學家和反種族歧視運動者呼籲曾經督導大西洋奴隸貿易並從中獲利的國家,承認奴隸制度是違反人性的罪行,並為日後賠償鋪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