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人生不可缺少的八種朋友

font print 人氣: 4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朱蓉兒編譯報導)美國作家艾德娜.布克漢娜(Edna Buchanan)曾說:「朋友是由自己所選擇的家人。」人的一生中除了家人以外,接觸最多、關係最密切的就屬朋友。擁有好的朋友,不僅能拓展視野,更可以是心靈的支柱及分享生活點滴的伴侶。

而好朋友的益處還不僅於此。研究指出,健康的友誼遠比親密的家庭關係更能使人長壽,它還可以預防肥胖、憂鬱和心臟病等各種健康問題。但這並不意謂著朋友越多,才能幫助你渡過人生的低潮。

朋友對自己的影響力如此顯著,哪些才是一生不可缺少的益友呢?以下是專家所建議的八種益友類型。

1. 童年夥伴:

童年夥伴彌足珍貴,他們和你一起成長,瞭解你和你的家庭,你們會有共同的回憶和故事。逢年過節時寄張賀卡或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找個機會一起渡假或建立數位相冊,或通過戶聯網聯繫。聖母大學(University of Notre Dame)的相關研究表明,至少15天一次的通話最能保持親密的友誼。

2.新朋友:

新朋友能啟發不同的思維方式和做人方式,引領你交上新族群的朋友,對於更換職業或找到戀愛夥伴都有潛在的幫助。在辦公室和健身房的公共課,都可以交到新朋友,孩子朋友的父母也可以成為新朋友。

3. 一起健身的朋友:

專家們認為諸如步行,打高爾夫球或跳莎莎舞,是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及長壽的好方式,有一個好夥伴能幫助你養成堅持運動的好習慣。康乃狄格大學研究了年齡在59~78歲的189名婦女,發現強有力的社會支持能使一項新運動持續一年。為了達到好效果,可以同健身夥伴共同設定目標,如:一星期中4天要步行或慢跑5公里等。

4. 配偶的朋友:

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的臨床生理學教授肯尼斯.列奧納多(Kenneth Leonard)研究了347對配偶的社交圈,驚訝的發現即便是新婚第一年,夫妻雙方與對方的朋友互動越頻繁,幸福指數也越高。肯尼斯說,把你的配偶納入你的朋友圈中,對保持夫妻間的親密關係非常重要。

5. 你的母親: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指出,大約有85%的成年婦女與母親有良好的關係。母女間雖無可避免的一定會有爭執出現,母女親情總是強烈、互相支持和緊密的。

6. 自己:

當你對社會,對家庭都盡職盡責,扮演好一個好朋友的角色時,別忘了做自己的好朋友,善待自己。不斷的充電,做一個積極進取的人。可以在冰箱上寫上七件自己愛做的事,如讀書、畫畫、聊天等,每天做一件以犒賞自己,讓生活過的更多彩多滋。

7. 一起旅行的朋友:

不一定要是小時的玩伴或熟識已久的人,只要彼此相處時能感到舒適自在,盡情的暢所欲言,就是個一起旅行的好搭檔。

8. 說真話的朋友:

對方說真話的意圖是對你有建設性的,這與惡意羞辱是截然不同的。當瞭解到愛之深,責之切( 非妒嫉或怨恨時),便會開始徵詢對方的意見。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談了戀愛似乎就會變蠢變笨,甚至變得不可理喻。可是不如此,好像又不是愛情了。你知道自己是不是一個容你的戀愛愚蠢值你知道嗎易在愛情中因為衝動克制不住情緒而變笨的傢伙?是不是一個愛情EQ不高的人?你的愛情蠢情指數又有多高?作個測驗,你也許會更明白!某一天和朋友去爬山健身,卻不小心遇到山難,你會最怕遇到下面哪一種山難?
  • 我現在26歲,有一個從國中到現在感情都很好的哥兒們,可是最近我們之間開始起了不一樣的變化。他有女朋友,也交往四五年了,可是他女友一直以來都比較強勢,他總是牽就他女友,最近他說他覺得好累,什麼都要照他女友的安排,只要稍不順她意,他女友就生氣。他覺得他跟我在一起反而很自在很輕鬆,然後他跟我告白,他發現他喜歡上我。
  • (shown)快樂的秘密,說穿了很簡單,你的生活必須以現在為中心,我們要在生命的旅途中享受快樂,而不是把它留到終點才享用。
  • 【大紀元6月17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百靈/花蓮報導〕4年前,人稱「巴鼠野野」的林將和太太「巴省」一起從台北回到花蓮過退休生活,閒不下來的2人開了1間「泥巴咖啡」,個性像個頑童的林將,不僅把咖啡店當做生意的地方,更把它當成分享人生經驗的窗口,在他號召下,一群朋友合力開闢了一塊「開心農場」,努力打造心中的夢田。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德里克‧萊恩(Derek Lane)和林賽‧萊恩(Lindsay Lane)夫婦即將迎來他們結婚23周年紀念日,他們共同培養了一種自我控制和培養善良的家庭文化,相信語言是有力量的,規定一家人永遠不說「我恨你」這三個字,這幫助他們的五個孩子專注於建立積極的人際關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