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桃縣抽驗冰品 三家生菌數超標無法計數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桃園縣政府衛生局7月起針對全縣連鎖冷飲店及量販店販售之冰品進行稽查及抽驗,第一波的檢驗結果出爐,抽驗茶飲類、冰塊、剉冰等54件,12件不符合食品衛生標準,不合格率22%;不合格產品有9件生菌數超過衛生標準(當中有6件同時檢出大腸桿菌群),其中中壢市皇家茶銀行的桂花烏龍茶、平鎮市古早味肥茶的冬瓜茶以及中壢市意麵王愛玉粉圓剉冰3件檢出生菌數超量無法計數(超過250000 CFU/mL),另3件檢出大腸桿菌群超過衛生標準。

桃園衛生局已要求不合格業者限期改善作業環境,並將再進行複驗,經複驗後若再不符合標準者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之罰鍰,不合格名單已公佈於桃園縣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tychb.gov.tw/)首頁最新消息中供民眾參考。

夏日烈焰當頭,來杯清涼的飲冰品是人生一大享受,若吃下受污染的飲冰品可能會造成腸胃道不適而引發腹瀉、腹痛等症狀。衛生局劉局長提醒民眾,購買飲冰品時除應注意販賣調理場所環境衛生外、工作人員衛生習性、盛裝容器清潔與否、原物料貯存溫度(冷藏:7℃、冷凍:-18℃)等皆須納入考量,購買後應儘速食用完畢,勿置於常溫下太久以免病源菌滋生。

桃衛生局抽驗包括連鎖冷飲店、量販店及冰品零售攤等,檢驗項目為生菌數、大腸桿菌及大腸桿菌群,生菌數及大腸桿菌群數值為產品衛生指標,衛生局表示,如超過規定限量值,則代表飲冰品遭受汙染,其原因可能為水質不良、製造場所衛生欠佳、成品儲存不妥、員工個人衛生不良、食物容器洗滌不潔等所致。原料製程一旦遭受污染,製成冰品冷飲產品後,原料中之營養物質會讓微生物繁殖的更快,加速食物變質,一旦食用,可能會造成腸胃道不適而引發腹瀉、腹痛等症狀。

桃衛生局亦提醒民眾購買包裝冰品時應注意是否完整包裝、是否有清楚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重量、食品添加物名稱、有效日期、廠商名稱、地址、電話及營養標示等,這樣才能消暑又安心。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