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做這4件事 幫孩子健康快樂度暑期

人氣 165

【大紀元2024年06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馬尚恩洛杉磯報導)暑假是一年中孩子們最喜歡的時段之一,然而這段時間也給家長們帶來很大挑戰:孩子每天習慣的上學模式突然改變,父母要重新安排他們每天的生活和學習時間。如果安排不當,兩個多月暑期帶來的損害,足以影響孩子的一生。

Nina一家住在蒙特利公園市,兒子剛讀完小學三年級,暑期雖然輕鬆一些,但每天還是有很多事要做:早晨可以多睡一會,不像上學時7點就要起床;吃完早餐看看書,下午開始練琴,每天練小提琴和鋼琴近四小時。孩子父親會帶他出去玩,騎自行車,玩滑板。

週末時,在完成三個多小時的英語和數學補習後,兒子就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做遊戲。Nina不讓兒子花大量時間看視頻或玩電子遊戲,看視頻也有內容限制。

Nina不確定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否合適,但前段時間見到一位有孩子的朋友後,她對自己有了信心。由於朋友夫妻倆不忍心對孩子太嚴厲,孩子每天花很多時間看視頻、玩遊戲,才十歲左右就已高度近視。當朋友瞭解到Nina兒子的暑期生活,對她的育兒方式表示十分欣賞。

不過Nina仍有遺憾。「男孩子一定要學會游泳,這很重要。」她說,「這孩子現在還不會游泳,長大後會背著你下水的。你得教會他自救的方法。」

暑期心理危機的因素

脫離集體學習的環境,很多學生在暑假期間沒有同齡人陪伴,不僅學業可能倒退,還可能產生強烈的孤獨感。孩子暑期能獲得的心理支援,確實比在校期間減少很多。很多家長缺乏專業的心理輔導知識和技巧,也可能忽視孩子心理問題的早期跡象。

一些貧困家庭子女,暑期獲得的膳食營養可能不如在學校,可引發焦慮等情緒。有些家庭則會放縱孩子的飲食,致使其過量攝入糖分和脂肪、變得肥胖。

社會犯罪率在暑期通常會有所上升,孩子目睹、接觸暴力,也會對心理健康造成損害。2018年一項研究發現,犯罪熱點地區居民的抑鬱症狀,比非熱點地區高出61%。

心理健康專家的4條建議

為了讓孩子的暑假過得愉快又健康,哥倫比亞特區公校心理健康組織(School Mental Health District of Columbia)提出了一些策略:

1. 鼓勵戶外活動。已有研究表明,定期體育鍛鍊,可減輕壓力、改善情緒、維護心理健康。該組織鼓勵家長帶孩子游泳、遠足或與同齡人在戶外做遊戲。特別是參加暑期夏令營,有社交、鍛煉、減壓等多方面益處,這也是很多美國家長的經驗。

2. 培養創造力。參與有創造性的活動,可幫孩子提升自信心、給他們提供自我表達的機會,同時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各類藝術、手工藝和表演等活動,都有助於培養創造力。

3. 安排社交時間。沒有朋友一起玩,是很多學生在暑期感到孤獨的原因。家長每天或每週安排時間、創造機會讓孩子們一起玩耍、分享樂趣、保持聯繫,可幫他們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感受同儕間的鼓勵和友誼,也有助於心理健康。要注意讓孩子遠離有不良嗜好的人群,以免沾染毒癮或幫派活動。

4. 限制使用電子設備。雖然社交媒體源源不絕地提供有趣的視頻,但沉迷於視頻可導致焦慮、抑鬱等問題,損害身心。有研究發現,過多看電子屏幕會擾亂作息,而足夠的睡眠對孩子的精神健康和身體成長都非常關鍵。同時,少年兒童很可能在網絡上接觸到暴力和色情,受到不良影響。

社交媒體還有讓人成癮的趨向,要做到自律,對未成年人來說尤其不易。《紐約時報》近日一篇報導,援引田納西大學系統精神科醫生、身心健康主管傑西·戈爾德(Jessi Gold)博士的觀點說,對於使用社交媒體的時間雖然沒有明確的公共衛生指南,但如果兒童在停止使用電子設備時表現得非常煩躁,可能已是出現問題的跡象。

暑假期間,父母代替了學校老師,而如何當好老師,著實需要下一番功夫,對家長也是學習和鍛煉的過程。不過儘管教育孩子很費心,但陪伴他們健康成長,無疑也是為人父母人生中最快樂的事情。◇

責任編輯:嘉蓮

相關新聞
暑假沉浸童話世界 和逸飯店3M打造親子主題房
暑假掛網學童憂鬱增 揪團運動助減壓
暑假戲水潮來襲 消防局訓練水域救援
暑假科工館幕3D電影院看新片 單場雙片上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