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牽水狀緬先民 揚孝道防洪災

人氣: 1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麗醫台灣雲林報導)繼「雞籠中元祭」、「西港刈香」之後,文建會99年6月公告雲林縣「口湖牽水狀」為重要民俗活動。口湖鄉金湖國小16日以戲劇演出牽水狀文化及傳說故事,讓民眾瞬間了解其歷史源流及時代意義。

「口湖牽水狀」,此一無形的文化資產傳承至今歷經165年,遠溯清道光二十五年(西元1845年)農曆六月初七,因颱風引發口湖地區嚴重海水倒灌,造成沿海九個村落數千村民罹難,災後更引發瘟疫肆虐,受難者達萬人以上,後來清廷敕封「萬善同歸」,倖存百姓建祠每年舉行「牽水狀」儀式,以安亡者之靈。

萬善同歸牽水狀文化維護協會理事長曾人口表示,萬善同歸信仰乃祭祀當年的水難先祖,有別於民間奉祀孤魂野鬼的萬善爺,隨著社會變遷已逐漸提升為陽神信仰,因當年蒙皇帝加封,神像轉變為頭戴官帽、身穿蟒袍的神尊,今已蛻變為緬懷、祈福之慶典活動,其積極意義在於慎終追遠弘揚孝道,並記取慘痛教訓,做好防災防洪以免重蹈覆轍。

牽水狀文化重要活動有「挑飯擔祭祖靈」、「放水燈保平安」、「牽水狀渡亡靈」和「淨筵普施」等,7月17日起為期4天的活動,由「雲林行腳雲鄉風情」12個藝術團隊在金湖萬善爺廟埕掀開序幕,緬懷先人,銘記「居安思危」的古訓。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