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粉墨演繹百態 台劇場界期待肯定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5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依璇台北25日電)「大人啊!請善待這班戲子伶人,不可怠慢,因為他們是這個時代的縮影」。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在「哈姆雷特」中,試圖為伶人地位發聲,400年前的疾呼,仍迴盪於台灣劇場。

屏風表演班藝術總監李國修的劇作「莎姆雷特」被視為屏風經典劇目之一,劇中引用莎士比亞這句對白,幕起幕落,縈繞在不少觀眾心頭。

台灣戲迷是幸福的,每個月大大小小的好戲百花齊放,優秀編、導、演所在多有,所製作的劇目有跨國界、跨族群的魅力,更有小而美的驚喜。

以台灣獨有眷村故事為基底的表演工作坊「寶島一村」,從2008年底演到今年,感動了新加坡、中國大陸的觀眾,並一再加演;集體創作的「陪我看電視」,則在笑中逼出觀眾的淚。

年輕的「黑眼睛跨劇團」去年推出蘇格蘭劇作家大衛哈洛維(David Harrower)的「黑鳥」,在台南市僅容百餘人的小型劇場演出,2名演員、1個布景,精準演出、對話張力及懸疑結局,令人難忘。

舞台劇是現場藝術,道具、燈光、服裝、舞台設計、音樂,與電影相較或許規模有別,但因近距離又即時呈現在觀眾面前,馬虎不得,也更考驗演員臨場功力。

網友描述,某場在台北演出的果陀新戲「步步驚笑」,戲演到一半發生地震,給了劇場國寶金士傑臨時「抖包袱」的機會,加了句「是什麼樣的大地震把你給震醒的啊」,巧妙化解觀眾不安。

劇場迷人之處,不就是這種「一期一會」、舞台及現實交融的體驗?劇本、演員永遠是活的,無法重播複製,更有一種只有在場者才能分享的共同感。

「黑眼睛跨劇團」導演、詩人鴻鴻表示,與國外劇場相較,台灣的劇場技術、舞台美感還有進步空間,但創意、編、導、演已達一定水準,若有常設專屬獎項,「一定頒得出來」。

然而這個獎,現在還連個影都沒有。

1987年成立的法國「莫里哀之夜」(Nuit desMolieres)於4月底表揚了年度最佳劇團、歌舞劇、喜劇、演員、配角,也不忘肯定構成舞台上精彩一瞬的各項專業,包括導演、燈光、服裝、布景、改編劇本等,獎座就是喜劇大師莫里哀的頭像,傳承意義十足。

在英國,創設於1984年的勞倫斯奧立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是英國劇場兵家必爭之地。今年的獲獎者中,就有台灣影迷熟悉的英國演員瑞秋懷茲(Rachel Weisz),以「慾望街車」(AStreetcar Named Desire)獲最佳女演員獎。

1992年,香港戲劇協會舉辦首屆香港舞台劇獎,今年已是第19屆,肯定不少幕後工作人員及新演員。

在台灣,劇場界並非沒有期待。

屏風表演班執行長林佳鋒表示,「對台灣劇場人員來說,沒有獎項肯定,是很遺憾的事」,「東尼獎(Tony Award,美國戲劇界大獎)早該在台灣發生」。

林佳鋒認為,戲劇不像電視、電影,可以大量複製、廣泛傳播,每一次再現,都需要舞台,並集結百人之力,所以仍屬小眾市場,產值自然較小,是缺乏獎項的原因之一。

鴻鴻則說,「莫里哀之夜」或「勞倫斯奧立佛獎」是由戲劇協會或戲劇界人士組織舉辦,台灣並沒有類似組織;若要辦獎,可由官方委託民間的方式,由專業人士評審,以鼓勵本土創作為方向。

成軍10年的「臺灣戲劇表演家劇團」公關經理李道弘表示,若政府未來成立舞台劇常設獎項,應將票房納入考量,因為「劇作需要面對觀眾,否則易流於曲高和寡」。

常設獎項有助製造話題,讓大眾有興趣一探究竟,可帶動市場、增加藝文人口,但回到原點,終究是為了肯定從業者的表現,顯示對產業的尊重。

如同小說家以筆,音樂家以音符,舞台劇演員以身心靈,在舞台上反映現實人生。台灣既然矢言發展文創產業,怎可怠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