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兒童擁有快樂的學習與情境?

羅賜欽(台灣/ 小學校長)
font print 人氣: 195
【字號】    
   標籤: tags:

生命如果有選擇權,快樂將是優先的選擇,痛苦則是不得以的承受。快樂的學習是童年生命體驗中的陶醉與享受,而痛苦的學習則是童年黃金歲月的夢饜與折磨。

一九九八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召開「面向二十一世紀研討會」中曾特別指出:「道德、倫理、價值觀會是二十一世紀人類面臨的首要挑戰」。而童年正是人格發展的黃金時期,因此在強調品格(ch a r a c t e r)教育的當代教育思潮中,提供一個快樂且安全的學習情境是學校、家長與教育主管單位所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

學校與家庭教育不僅是童年學習不可缺席的歷程,也是童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份。而學習原本可以是快樂的,然而,在升學主義與智育掛帥的臺灣社會中,過度的社會期望下常造成兒童過高的心理負擔與壓力,尤其是對中、低等程度的學生而言,為了符合家長及社會的高期待,往往有較高的壓力與痛苦。

從人文主義(Humanism)與兒童人權的立場而言,學習如果是痛苦的,將間接地戕害兒童的身心發展,對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onvention on the Rights of the Child,CRC)第二十九條所提到有關教育目的:「教育目標應使兒童之人格、才能以及精神、身體之潛能獲得最大極限之發展。」之精神也是相違背的。這些戕害身心的背後因素有來自統一且非適性化的教材與教法、不當管教、家長的過度期望、社會價值觀扭曲、及不完善的教育環境與機會等等。

為了提供兒童在一個友善且安全的氛圍環境中學習,台灣教育部自九十四年便積極推動友善校園計畫,推動的宗旨亦在提供孩子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其中所訂定國小校園人權環境十大指標中,則包含如下:「校園安全環境的建構」、「校園人性氛圍的關注」、「學生學習權的維護」、「平等與公正的對待」、「權利的維護與申訴」、「多元與差異的珍視」、「民主的參與及學習」、「人權教育的實施」、「教師專業自主權的發展」及「被愛與幸福的體驗」等,每一項指標內容的落實與否關係著兒童的學習幸福指數。

其中,在「被愛與幸福的體驗」的具體指標為:1、學校生活(或工作)讓我充分感受到生命價值,感覺生活充實、幸福快樂。2、學校生活(或工作)讓我對自己充滿信心,對社會充滿希望。由上述指標可以看出,唯有讓兒童的學習真正感受到快樂與幸福,才能彰顯兒童快樂學習權受到真正的落實與保障。

個人從事國小教育近三十年,深感讓兒童的學習真正感受到快樂與幸福,有其可達成的因素,也有一些干擾與阻礙因素。以下茲提出個人的觀點:

可達成的因素:

1.教師的專業展現:當學習教材、學習環境、家長社經環境與背景、甚至是升學主義的不可改變因素下,如果兒童身旁的老師稱得上是專業的老師—有專業領域知能、專業熱忱、專業態度、高度的愛與耐心、善於班級經營與管理、懂得危機處理,絕多數的的兒童在學校班級的學習將是快樂且幸福的。

2.學校的軟硬體設施及氛圍是安全的:諸如學校設施是安全的、活動空間是寬廣的、遊戲器材是多元的、教育活動與儀式是有規律的、獎勵是公開且有時效性的、管教方式是正向且柔性的、同學間彼此友愛合作與尊重、沒有校園霸凌與衝突…等,孩子的學校學習活動將是喜悅與安全的。

3.家庭功能的發揮與適當的期望:對青少年及兒童而言,家是學習黃金歲月的重要支柱,兒童學習成就的高低受到家庭因素的影響很大,這些因素包含家庭經濟、家庭結構、父母學歷、家庭環境及情境與父母期望等等,一些外在條件不可改變的狀況下,塑造一個安全溫馨且優質的家的氣氛,當是孩子能否快樂又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之一。

干擾與阻礙因素:
1.課程因素:過多的課程學習、過重的功課負擔、安親與課輔的壓力。
2.管教因素:親子關係不佳、師生關係不良、教師的不當經營與管理等。
3.同儕因素:人際關係不佳、校園霸凌、性別歧視、種族岐視等。
4.家庭因素:父母關係不佳、家庭功能不彰、家庭暴力等。

針對以上因素,不論是學校行政、老師或是家庭方面,均有其可改變與不可改變的因素,只要我們堅信與堅持,並付諸實踐;則可改變的將會改變,而不可改變的干擾與阻礙必也會降低。那麼縱然兒童的學習沒有百分之百的快樂,至少會有相對的快樂。

兒童是新世紀的主人翁,而快樂學習才是有效且有價值的學習。因此,兒童的快樂學習應受到重視與保障;優質而有效的學習也可以是快樂的學習,因此我們應該努力提供兒童一個穩定的快樂學習環境與情境,畢竟快樂的學習才能快樂的成長,而快樂的成長才能培養健全的品格與好的道德發展。◇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第一次擔任高年級導師,又遇到班上男學生大多活潑好動,精力充沛,對讀書也沒有興趣,下課時常因遊戲發生磨擦就口出惡言、互相爭吵甚至打架的事件層出不窮,處理起來簡直身心俱疲。一日有緣讀了「大紀元時報」的教育園地版啟思故事,心想:孩子最喜歡聽故事,何不拿來試試看?
  • 在幼稚園工作多年,深刻感到家人對孩子正向成長的期待,但是家長卻疏於使用生活中易得的教養資源。父母是幼兒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學前機構幼稚園是第二位老師,但它的功能不是家庭教育所能替代的,所以教師與家長教養觀念的交流和合作相當重要。
  • 英語是一門學起來很有趣的語言。儘管它被認為是一門相對容易學習的語言,但它仍有75萬個單詞,即使是最熟練的學習者也難以快速全部掌握。但有幾個方法可以加快掌握英語:
  • 抖音危害兒童 遭義大利重罰1,090萬歐元 TikTok Hit With $10.9 Million Fine in Italy for Failing to Protect Minors
  • 我們要來練習命令或指示他人做某事,或是提出禁止、建議、請求等。
  • 疑問句是我們最常使用的句型之一。用中文表達疑問句的時候,只要在字尾加上疑問詞「嗎」、「呢」即可。但英文可就不同了,需要將助動詞移到句首,才能形成疑問句。
  • 5 種基本句型、兩種進階句型。除了疑問句以外,這些句型和中文都非常類似,因此只要盡快熟悉這些架構,就能快速拆解句子!
  • 如何有效學習英文?一般來說,內外兼具是最快的方法。所謂外功,指的是單字的充實度,而句型架構,就是最強大的內功基礎,可幫助學習者在聽說讀寫各方面打好基礎。
  • 英文和中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發生的時間不同,動詞會有不同的時態變化,就算只有動詞,我們也可以判斷事情發生的時間點。就像皇后會視各種場合改變裝扮一樣,動詞皇后也是變化多端!
  • 多益考高分還是不敢開口說?其實,英文句子中,最重要的就是動詞。就連英語母語人士,也都是用最簡單的動詞與人溝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