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奥运 英国也要加强礼貌

人气 7
标签: ,

【大纪元8月20日报导】(中央社伦敦20日法新电)英国人不礼貌?天啊!哪有可能?

英国人被视为地球最礼貌的民族,但有些英国人认为,有必要给自己同胞上点礼仪课,以便伦敦在2012年主办奥运时,能让外来旅客感到宾至如归。

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时,中国在全国推行礼貌运动,在一长串要民众注意的事项中,包括不要在公共场所吐痰、不要在餐厅大声清喉咙。

但这是英国,它是公平竞争和礼貌的诞生地,访客上门永远不怕吃闭门羹,而且主人绝不会让客人买单。在这里,不需要推行这样的运动吧?

富特(Peter G. Foot)坚称,很不幸,在这个年头,这个想法与事实不符。

富特是位70几岁的绅士,举止优雅有如贵族。他是1986年成立的“全国礼仪运动”(National Campaignfor Courtesy)主席。

他告诉法新社说:“如果要访客对我国留下良好评价,我们的礼貌就必须提升。”

他说:“我们以前在巴士站都会排队,现在大家用抢的。我们会把垃圾往地上丢。进到店里没人理你,两位店员小姐继续聊前一晚约会的对象。从来没像现在这么糟。”

如果2012年的奥运不在伦敦举行,也就算了。今年3月,朱里客栈(Jurys Inn)连锁饭店进行的调查显示,伦敦是“英国最粗鲁的城市”。

伦敦预估到时会有百万名外来游客涌入,富特主持的机构已经发起运动,确保英国人不会被骂没礼貌。

“全国礼仪运动”资源很少,整个组织只有900名会员,但富特试图“透过广播和电视把讯息传出去”,要“扬善伐恶”。

这个机构已经开始固定颁发奖状,给他们认定的礼仪模范。

富特说,他的讯息很简单:“微笑,道谢,说‘请’。希望旅客一下飞机,就感受到欢迎。在计程车上、在店里、餐厅和酒吧也一样。”

英国旅游局也希望“在2012年奥运前对外来旅客表达热诚欢迎”,并推出他们自己的指南,教导民众避免在面对外宾时犯错。

指南中列出要避免的事项包括“绝对不要把加拿大人叫成美国人”、“跟比利时人在一起的时候,不要弹手指头,这可能被视为不礼貌的行为”、“阿拉伯联合大公国人民点了鸡蛋,别问他是否要加培根”。

英国旅游局主管多尔(Sandie Dawe)指出,外国旅客每年在英国消费额超过160亿英镑(250亿美元),“因此外国旅客获得友善的欢迎,对我国经济而言极为重要”。

伦敦市长强生(Boris Johnson)也清楚当中的商机,他准备召募8000名志工,于奥运期间在机场、火车站、观光景点与奥运场馆接待外宾。(译者:中央社陈正杰)

相关新闻
国际社交礼仪:行之礼仪(1)
台公车礼貌运动   良性互动保行车安全
礼乐——天地之和:初识“礼乐”
2012伦敦奥运经费可能删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