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人工聽小骨 讓聽障男重返有聲世界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09月28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大林報導)一輩子以為是天生耳聾,活到五十二歲,在大林慈濟醫院醫師黃俊豪妙手之下,才真正體會真實的聲音!陳文約六歲才開始咿咿呀呀學說話,天生聽不清楚聲音的他曾被父母親認為是天生耳聾,遲遲未帶至醫院檢查。在哥哥陳辰雄協助下,帶往大林慈濟醫院接受治療,經耳鼻喉科醫師裝置人工聽小骨後,終於重獲「新聲」。他笑稱活到一把年紀了,第一次能把聲音聽得那麼清楚。

陳文約小時候因為中耳炎,導致聽力嚴重受到影響,聽到的聲音總是模糊不清,陳辰雄說「那時我出外工作,第一次回到家時就聽到父母親說,怎麼養到一個耳聾的小孩。」因為家境清寒未能即時就醫治療,使得長大後表達能力受到影響,兩耳的聽小鼓也已潰爛不見,陳文約幾乎是活在無聲的世界,但他仍舊認真的過日子,曾在食品加工廠上班,也做過裝潢工人,並育有三名子女,只是聽障問題,讓他與家人的溝通出現障礙。

耳鼻喉科醫師黃俊豪表示,陳文約從小聽力不好,不知道是因為嚴重的中耳炎所引起的,使得長大後表達能力接近啞巴程度,左耳在植入人工聽小骨後,現在的聽力已恢復,只是還需一段調適時間。一般中耳傳導性聽力損傷,可能的原因為先天性中耳聽小骨發育不全或缺損,耳部外傷造成聽小骨脫位、慢性中耳炎或中耳腫瘤造成聽小骨硬化或缺損、耳硬化症造成聽小骨硬化與振動不良等,當聽力障礙,經由醫師檢查與診斷,屬於中耳傳導性聽力損傷時,即可考慮人工聽小骨植入。

黃俊豪說,一般而言,聽小骨缺損或硬化,若自己中耳腔還有殘存的聽小骨,可以優先使用自體聽小骨,稍微磨平與修飾後,直接重建聽小骨鏈。不過,通常磨平與修飾後的自體聽小骨,在長度上可能不足,或和其他聽小骨接合不良,造成重建失敗,此時就可以考慮使用人工聽小骨。

人工聽小骨植入手術是屬於精密的耳科手術,黃俊豪指出,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在顯微鏡下進行,手術時間耗費約1小時,需住院3至5天,手術後必須避免用力擤鼻涕、激烈搖晃頭部,及激烈運動與跳躍。另外,術後3個月內應避免搭乘飛機或攀登高山,以免中耳壓力變化太大,造成耳膜破裂或人工聽小骨移位。人工聽小骨植入手術,術前與術後,都必須和醫生密切配合,如此,才能重新恢復聽力,重返有聲的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