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著快樂的自信出帆

Wainy Yang(台灣國小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7
【字號】    
   標籤: tags:

參加繪本插畫家龐雅文老師的講座,並欣賞其創作,從她與我們分享智慧時的眼神和講話氣度可發現,她做自己喜歡做的事,累積出一定的經驗,並充滿自信的快樂。回頭想想,我們有多久沒省思自己是否充滿自信?

展現想法是自信的第一步

如果有幸搭上時間公車,一定可以從窗外看到很多的驚奇,不管是毅力、信心、耐心、幸福、快樂、努力或可愛,都可從窗外顯現於我們的腦海中,因為這都是我們所經歷的故事。或許對別人來說不太重要,可是對自己,不只是潛意識的反射,更是下一步或下個計畫,或下一段旅程的起頭。除了剛出生的嬰兒較無自主性,我想人們只要會聽,會表達以後,自己做決定就益顯重要。

這種想法在小兒子的身上看得尤其清楚。上回特地帶小兒子到台北看畫展後,兒子一回家就有意想不到的發想。此時,做父母的,一定要很有耐心的聽他說完,他會有不同的想法,儘管有時不合邏輯,有時也非口語可以清楚表達,但兒子滔滔不絕的嘴和炯炯有神的眼睛,加上無比能量的自信,毫不保留、第一手的呈現在我們的面前,這樣的純真,可能是很多成人無法模仿倣。

改變自己化不可能為可能

人類天天順應著環境,或許有些積極的人會想辦法改造環境,但絕不可能與大自然的力量相抗衡。我常說:「山不轉路轉,人不轉心轉。」這不是口號,無法改變的事實,我們自己改變,適應它,這是順應;我們改變、衝撞它,則是創造。老天總是會給我們機會,從不會給我們絕路,這個絕路都是人自己搬石頭擋住的,為什麼都會多此一舉, 簡簡單單不是很好嗎?

自信也是培養來的,我們給予正向的能量,自信的指數自然會提高,雖然我不太清楚是否有相關學術研究,但我想自信與正向能量兩者之間應該有關係。連水力的動能都能化成電能,風車轉動也可化成電能,這一切,不都是大自然主動賦予我們的嗎?若我們自己能做個小改變,讓不可能變可能,讓不可以變可以,我想生活會更有趣。

快樂學習建立自信之關鍵

昨天下午我和孩子們一起打木球,教他們打木球的第一個月,我不訓練,只是先讓他們自己摸索、自己玩。孩子們很喜歡同儕間的競爭遊戲,先比賽打遠,不計較方向,他們很有自信 的奮力把球擊出去。當然自信的經驗不能只有一次,接著再來玩控球,比比看誰離球門的距離最近。下課前,我們試著在離球門約莫1公尺多的距離推杆過門,令人不可思議,他們儘管不曉得何謂控球技巧,但在自己體會下,每個小朋友都信心滿滿,幾乎全數一桿就過門,令我驚歎。所以有時候我會想,學習歷程是導引,而自信是自己經過學習,逐步建立,每一個人目標一致,皆是在學習建立自信,只是歷程絕對不一樣。

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有挫折感,但自信真的很重要。未出師先失利是兵家大忌,乘著快樂的自信出帆吧,暫時不理任何一切。在繪本講座的尾聲,講師說出繪本的內涵精神就是自信,與我理念一致,真巧合!◇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是啊!因為好吃懶做總成空。多學著做事,就算遇到困難……,」我話還沒說完,女兒就接著說:「媽媽,我知道,就是您常說的,從困難中找機會,孩子會變得更聰明喔!對嗎?」
  • 想起念國中時,每週朝會一定要背的青年十二守則「助人為快樂之本」,我跟孩子說:「那個叔叔把每個乘客當作是自己的親人般照顧,難怪我看他雖然在陰雨中開車,乘客也將車子弄得溼答答的,但是他的笑容與工作熱忱,卻讓我看見冬天裡的太陽……。」
  • 〈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 立冬即將於7日到來,這一天是中國人補冬的日子,中和國中於11月4日(星期四)辦理溫馨校園系列活動之首部曲「立冬送暖,關懷起步走」活動,這一系列活動以關懷他人為主軸,營造溫馨校園為目標,以深化品德教育成果。系列活動的首部曲與民俗節氣的「立冬」結合,強調堅忍、樂觀、同理及實踐。
  • 有一天,正吃午飯時,我突然打了個噴嚏,一旁的兒子正經八百地說:「媽媽,一個噴嚏時速可達150公里呢,比汽車還要快。」
  • 晚上回家時已近半夜,小兒子還沒睡,他怕挨罵,躲進棉被裡假裝睡覺。一會兒,他聽見樓梯口有腳步聲,耐不住好奇的天性,早已忘了晚睡會挨罵,從棉被裡探出頭來告訴我:「這是叔叔!」
  • 孩子是個小小的探險家,每天都很努力的在家裡翻東翻西,對於孩子,這是成長的一環;往往母親卻不這樣認為,害怕孩子吃到髒東西、認為孩子在搗蛋,想要畫的圈將孩子侷限起來。疼愛孩子的心情是每個母親應有,然而育兒更重要的一環是先學會放輕鬆。
  • 對待孩子的學習,大人的忍耐是讓小苗成長的必要養分。能忍則不亂心亦不動氣,對於孩子在學習陌生的事務時,可以讓他們感受到溫暖的支援。
  • 在海外,華裔下一代為何要學習正體中文?我們不妨從海外華裔子弟學習中文的目的談起。華人父母的共識即是,海外學童學習中文是為了讓其瞭解中國歷史并傳承優秀的中華文化。既然如此,我們就要讓孩子學習正體中文,並以此為工具來打開正統中華文化之門。
  • 家庭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最大,不僅遺傳容貌、身材、健康狀況,還深刻地造就一個人的性格、習慣等。如一個人孩提時常遭受父母暴力對待,將來極有可能也會以暴力對待自己的子女;而懂得感恩惜福的父母則會教出善解人意的子女。
  • 孩子放假了,下象棋成了我們固定要作的功課,好勝心強的他已經比較能夠坦然接受輸棋的事實,甚至還用懷疑的口氣問我,是否有偷偷放水才讓他偶爾有贏棋的機會。其實下棋時策略與心境都會影響結果,輸棋並不稀奇,我更重視的是孩子如何看待勝負的心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