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把愛心化為行動 人人是菩薩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12月12日訊】(據中廣新聞寇世菁報導)(原本帶著悲憫心,探視受助孩童,但每次看到他們的表情,從笑容,歌聲和肢體語言中發現,其實可憐的是庸庸碌碌過日子的我們,反而沒有他們天真,能回到生命的原點,他們不會抗拒生命所給的考驗,原來以為是付出,原來自己收穫更多,也更覺得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所做的事,很有意義)創辦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的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是職場上的女強人,自己公司事業忙碌,還兼任台中市建投公會理事長,但再怎麼忙碌,都不會放棄行動菩薩助學的公益活動,因為付出的同時,發現原來自己收穫更多。

張麗莉說,八年前,和台中市建築界的朋友們創辦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原本只是一種善念的發想,籌備半年,始終沒有實際行動,有天突然體悟,善念要化為行動才有意義,因此取名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幫助不在政府救助範圍的邊緣弱勢戶,補助學童營養午餐和學雜費以及寒暑假課後輔導,經費直接匯入校方,不會挪作他用,一年約兩千多萬支出,張麗莉說,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經濟援助,更希望當面傳達愛與溫暖,因此兩年舉辦一次相見歡活動,每年都由志工親筆寫信,關心受助家庭和孩童。讓弱勢民眾在辛苦的日子中,知道有人祝福,沒有過不去的苦。

從幾個創辦人,到六千多名會員,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成長迅速,更特別的是,很多企業大老闆包括大城建設董事長賴源釗,龍寶建設董事長張麗莉,華相建設董事長王忠正等,都是親力親為,出錢出力,加入行動菩薩助學行列,現任理事長,麗明營造董事長吳春山表示,這群人大家充滿熱誠,協會除了兩位秘書有給職,所有人都是義工,連喝口水都要自掏腰包,做起來格外愉悅有意義。

也是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創辦人之一的陳品竹說,協會六千多名會員,關心弱勢絕不只是付出金錢,志工們會針對孩童個別狀況,給予鼓勵關懷,比如有人成績不佳,但很熱心,志工就會寫卡片,鼓勵孩子熱心助人,有孩子成績進步,志工會寄故事書當獎品鼓勵,志工們親筆寫信,都希望有回應,但曾有個外配家庭,從不曾回信,直到家庭探訪後發現,所有信件卡片都被越南籍媽媽貼在房間牆面,當成生命中最大的鼓舞,原來這名外籍新娘生養四名兒女,兩個女兒正常,兒子卻有智力問題,婆婆一直要求生個健康兒子,外籍媽媽很沮喪,每月薪水只有八千元,養育四個孩子,幾乎都靠協會幫助,每張鼓勵的卡片,都被珍藏起來,讓志工很感動,原來不是石沉大海,只要愛心石頭丟下去,就會在孩子心湖中起漣漪,成為一種溫暖。

台灣行動菩薩助學協會照顧的學生,從台中市,擴及中彰投六縣市,甚至更遠的屏東和花蓮,兩年一次的相見歡活動,今年邁入第四屆,定十二月十七號在台中市新市政大樓廣場舉辦,以園遊會方式,招待一千多名偏鄉學生相見歡。歡迎民眾共襄盛舉,把愛心化為行動,人人是菩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