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經濟學人》:兩岸交流更顯自由珍貴

台灣共識 :與中國的經濟互動並沒有達成中共希望的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3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田清編譯)台灣與中國兩岸之間的交流已發展了20多年,最近幾年兩岸的互動更為頻繁,中共希望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可以贏得台灣人心,《經濟學人》文章指出,這種計劃似乎沒有奏效。兩岸接觸的增加也突顯出共同的民族外的不同點。多了解中國讓台灣人更知道他們能繁榮和自由是多麼幸運。

陳雲林是負責與台灣談判的中共官員。自從馬英九2008年當選台灣總統以來,這些談判已經帶來了兩岸15項協議,包括去年簽署的ECFA(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最近陳雲林2月23日與一群企業界人士抵達台灣考察投資機會。之前一天,一個監督ECFA執行的中台經濟合作委員會首次開會。

所有這些都是意料中的事情。兩岸之間的交流已發展了20多年。中國和香港佔台灣出口的40%以上,台灣企業投資大陸超過900億美元,約80萬台灣人住在大陸。過去幾年兩岸的交流更為頻繁。除了陳雲林和經濟合作委員會的成員之外,400名中國的旅行社人員2月22日抵達台灣。去年有160萬名中國遊客到訪。

對於馬英九的國民黨和中國的共產黨而言,這是一種刻意的政治策略。國民黨希望展現給選民與中共改善關係的經濟好處。

台灣2010年的經濟增長超過 10%,對中國和香港的貿易盈餘超過700億美元。中共希望經濟上的相互依賴可以贏得人心,期望這會使比較投其味的國民黨繼續執政,而且使台灣人民願意回到「祖國」的懷抱使「統一」的日子更近一步。

不過這種巧妙的計劃似乎沒有奏效。去年11月的地方選舉中,民進黨贏得的選票高於國民黨。儘管在2008年總統大選中被打得落花流水,民進黨有機會贏得明年的總統大選。在陸委會對於台灣未來的調查報告中,支持盡快統一的民眾創1.2%的新低。而主張「維持現狀,以後再統一」的比例為17.6%,從2008年大選以來沒什麼變化。同期間,支持現在或以後獨立的比例從30.5%升高到35.5%。

這其實並不奇怪。除了和這個最大的鄰居交往有問題之外,台灣長久以來一直是一個正常的國家。隨著情勢的緩和,維持現狀就更吸引人。兩岸接觸的增加也突顯出共同的民族和文化遺產外的不同點。多了解中國讓台灣人更知道他們能繁榮和自由是多麼幸運。

因此,馬英九必須以政治高姿態來平衡他與中國的經濟契合。面對中東地區的動盪,他呼籲中國改革。他一直要求美國出售新型戰鬥機給台灣。

而對於傳統上傾向獨立的民進黨而言,台灣意識的升高對其有利,不過它也面臨兩難。毫無疑問,民眾喜歡得到的經濟利益。

民進黨很清楚,要成為一個可靠的執政黨,就必須會和中國打交道。正如民進黨一位支持者所說的:「沒有什麼共識(consensus),只有常識(common sense)。」因此,民進黨成立了一個智囊團擬訂可行的中國政策,並作為兩岸對談的溝通管道。

國民黨和民進黨這兩個黨的爭辯相當複雜:不是在於獨立或統一,而是如何最好地維持多數台灣人珍惜的現狀。危險的是,當中共越來越清楚目前的政策對統一沒有幫助時會如何反應。不過,中共有這麼多其他問題要處理,它的領導人也會喜歡這種和緩的關係,而不去問以後的發展方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