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興米莊麗珠:感謝稻米產業,讓我更柔軟!

font print 人氣: 775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霆台灣彰化報導)「有點黏又不會太黏!」這句廣告詞,曾黏住多少台灣人的心,想出這經典台詞的,正是聯米企業董事長莊麗珠。

第一次接觸莊麗珠的人,都會對她旺盛的創新動能感到驚訝。

「很多人看到我都說,莊董事長,妳真的太不像做稻米的,妳太時尚了!」莊麗珠笑著說,「但我認為,要改變一個產業,就要從自己做起!」

「我們想要證明,傳統不等於落伍,傳統不等於髒亂,傳統還是有創新的力量。」談起這個與丈夫劉德隆共同的心願,莊麗珠眼中頓時充滿光彩。

然而這個心願,不僅包含了掙扎,也包含了一個百年稻香世家對於農民的殷殷關懷。

用心打造米中資優生

現在已是台灣米業的龍頭之一,透過多元化的品牌經營,推出了包括「中興米」、「東鄉米」、「鍾愛一生」、「米師傅」等6個品牌、超過210個品項,穩穩搶下4成市占率。

不僅連續3年,年營收都達約20億,還成功通過537項檢測,將台灣的濁水米銷到日本。銷售通路涵蓋鮮食、團膳、量販、超市、連鎖店,甚至連摩斯漢堡的米堡、肯德基的早餐粥,使用的都是聯米的產品。

說到打造的品牌,莊麗珠說:「我們有著全台灣最先進的米飯品管中心,每一顆從工廠生產的白米,都是米中資優生。」


劉德隆相當注重米的品質,從日本引進設備,斥資上千萬成立「品管中心」。(聯米企業提供)

與稻米的百年淵源

談起跟「米」的淵源,莊麗珠說,婆家從1905年開始就在嘉義經營碾米廠,到丈夫劉德隆已是第4代。

莊麗珠說:「我先生打從眼睛睜開,看到的就是稻米。除了協助碾米廠的經營,也要到田裡幫忙。長期下來,看到了很多農民的辛苦。」

劉德隆小時候,身材就比其他孩子高大。小學時,農民來家裡賣稻穀,他常會幫忙農民扛稻穀。那時一袋稻穀很重,都是60公斤或75公斤。

莊麗珠說:「我婆婆看了很不忍心,怕他搬了那麼重的稻穀,以後會長不高。沒想到卻養成了他健壯的體魄。」

以前的米廠,對當地的農民相當重要,就像地方上的小銀行。莊麗珠解釋,很多農民的肥料費、家庭的開銷,常需要跟米廠預支,等到收成後才從穀款中扣除。

「當時我的公公(劉邦源先生),很願意預借給農友,」莊麗珠回憶,「因為他知道,一些錢就可能逼死一條好漢!」

莊麗珠感嘆地說,台灣2,300萬人口裡只有20多萬務農,所占的GDP只有3%左右,農業一直不被重視。

「我的先生長期看到農民的困難後,就有一個志願,」莊麗珠說,「一定要讓稻米的產業能跳脫傳統,展現一個新的風貌。能幫助農民,讓他們經濟更好。」

莊麗珠:感謝稻米產業,讓我更柔軟!

劉德隆退伍後,就跟哥哥從事芳隆米行的經營,等到與莊麗珠成婚,夫妻兩人一起創業,在台北樹林做起白米批發的生意。

回想起與丈夫劉德隆胼手胝足的創業過程,她悠悠的說:「稻米這個產業非常粗重,利潤也很微薄。我看著我先生那麼辛苦,老實說心中也有過掙扎。」

莊麗珠說:「當時,我們剛剛設廠,我先生在早上5點,就要出門到大溪或宜蘭載米。當時1包米都是75公斤,他為了節省成本,總是用一台小貨車硬是載100包米回來,再由我們一起卸貨。」

如果沒有到桃園,劉德隆5點也要到台北的華山車站去載白米。當時運送白米的火車稱作「黑台」,是鐵皮做的車廂,沒有通風口。莊麗珠說:「每到夏天,車廂裡熱得讓人穿不了上衣。我先生卸完貨後,都像虛脫一樣。」

雖然辛苦,莊麗珠卻在這樣的艱辛中,發現了感動。

「我們做的是糧食產業,跟土地、生命有關係。」莊麗珠說,「跟土地有關,就會讓人柔軟。」

「這個產業,教會我太多事情了!」莊麗珠到現在,還常常鼓勵住在都會區的父母,到假日時可以帶著孩子打赤腳,走在田埂去親近土地。她感性的說:「現代人太久沒脫下鞋子,沒有用腳跟土地對話。所以往往人們一腳踩下去時,內心是感動的。」

劉德隆敢投資 也曾讓莊麗珠擔心

聯米企業從成立到今天,一路走來,拿下很多台灣第一。

不僅是首先推出品牌米、投下1億元大資本,嘗試電視廣告行銷的廠商;也領先同業進口日本設備,推出無洗米;率先將台灣的濁水米行銷到日本超市;同時,也是國內第一間利用稻米副產品「粗糠」,作為烘乾稻米的燃料。

聯米文化基金會執行祕書張世明解釋:「我們利用粗糠作為原料,一年約可節省160萬公升的柴油,減少8,000萬噸的碳排放。」

莊麗珠表示,這些投資要歸功丈夫劉德隆獨到的眼光。

「我們是最好的夥伴、亦師亦友,」莊麗珠說,「我和他的分工很好,他擔任總經理,在執行、策略、管理、稻米栽種上都很有能力,我則負責財務、公關,和想點子、動腦筋。」

但是,劉德隆這種敢投資、眼光準確的性格,有時卻也讓莊麗珠擔心。

她回憶:「我們原本廠設在埤頭工業區,那時的廠房大約有1,000坪。15年前才買下現在這塊地。」

一開始決定要買3,000坪,後來劉德隆打算要擴充到2萬坪。莊麗珠說:「當時我就在想,真的要擴充到那麼大嗎?」

不過劉德隆的一句話說服了她,劉德隆說:「要經營好一個企業,就要有未雨綢繆的能力,我們要往未來看10年。」

在聯米二廠中,劉德隆還投資了上千萬元設置「米飯品管中心」,從日本引進米粒判別器、米粒食味計、飯味計等,檢測米粒的新鮮度、口感、殘留農藥等。

「這20、30年下來,我們永遠都是買最好、最先進、最科技化的設備。」莊麗珠說,「我們發現,品質是商品的生命,唯有好的品質,才能成就一個好的品牌。有好的品牌才能成為這個產業的代表,才能改變這個產業。」

就在現在的廠房,聯米開始跟日商合作,成功種植日本品種米「夢美人」,通過537項農藥檢測,成功回銷日本,並接連在台灣拿下青創楷模獎、國家磐石獎等獎項。

「我們要讓吃米、買米、送米,成為一個風潮,並且蔚為時尚。」莊麗珠充滿使命的說,聯米的願景是「全世界的好米在台灣,台灣的好米就是中興米。」

推契作 農民收入增5成

四代從事米業經營,讓劉家跟農民培養了深厚的情感。如今,談起聯米經營成功的關鍵,莊麗珠還是用「源頭式管理」,跟農民創造雙贏。

莊麗珠說:「我們的祕訣就是,與農友博感情、教他們種田、幫他們真正賺到錢。」

聯米從1989年開始,在台東、彰化、雲林、台南等優質產區收購稻米,只要農友以指定的方式、品種進行耕作,就可用契作價格收購。莊麗珠說,契作的形式,不僅讓稻米的品質獲得保證,依品種不同,也讓農民的收入提高了20%~50%。

發展至今,和聯米有契作關係的稻農已超過500人,發展成7大產銷班,契作面積超過1,200公頃,並有完整的課程訓練制度。

在埤頭鄉農友的心中,這個「頭腦很好」的劉老闆,不僅讓稻米有好價格,更大的幫助是,團結原本孤立的小農,把有機耕作、優質品管的觀念傳授給大家。

結識劉德隆18年的農友許永林說,加入產銷班後,每期稻作都由農業博士上3次課,一年6次的課程,對播種、用藥、收割等進行輔導。他說:「原本只能自己摸索,加入產銷班後,大家就可以互相探討、研究。」

農友張德東也表示,加入產銷班可提高產量,又有好的收購價格,對大家幫助很大。


從傳統米廠轉型,聯米企業的祕訣是與農民攜手共創雙贏,前排左5為總經理劉德隆。(聯米企業提供)

目前,由於契作可以有效管理稻米品質,讓稻米有生產履歷,其他糧商也紛紛跟進,政府也從2005年開始,大力推動稻米產銷專區,推廣契作的經營模式。

「農民一輩子都是彎腰、跪著從事農耕,從來沒有抬起頭的一天。」莊麗珠說,「但我們希望消費者知道,從事農業一點也不可恥,沒有農民的耕作,怎麼餵飽人類呢?」

基於這個理由,莊麗珠說:「我們在米的包裝上,也放了農友的肖像與故事,因為我們希望讓每個買到的人覺得,自己買到了一份尊重。」

去年,聯米企業成立了台灣第一所稻米博物館,希望能讓下一代體驗稻米的文化與情感。開館第1年,就有來自30餘國,超過30萬名遊客參訪。

台中農改場博士李健捀說:「聯米企業的劉氏夫妻,在經營、銷售上很用心。特別是成立稻米博物館,對台灣的稻米文化傳承,有重要的力量。」


莊麗珠說希望消費者知道,從事農業一點也不可恥,沒有農民的耕作,怎麼餵飽人類呢?(攝影: 陳霆 / 大紀元)

帶孩子巡田、賣米 培養感恩心

細數走過的路,劉德隆、莊麗珠夫妻,憑著堅持要作到最好的信念,從白米批發起家,成為今日行銷國際的米食企業,但談起人生最快樂的事,莊麗珠卻說:「我這輩子最大的成就是,擁有了3個『古意』的孩子。」

莊麗珠補充說:「古意(台語)不是傻,而是親切、平實的意思。」

為了讓孩子不忘本,從小劉氏夫妻就會帶著孩子去「巡田」。到了收成時分,莊麗珠更會帶著三個孩子準備茶水、甜點,迎接農友們一車車的稻穀,跟農友們閒話家常。每到暑假,劉家的三個孩子還要跟著公司業務,去賣場賣米。

莊麗珠說:「我希望孩子從小看到,我們的企業要成功,除了感謝員工、消費者,還要感謝辛苦的農民。」

到現在,劉家的三個孩子一點也沒有嬌氣,常常喚農友們「阿伯、大哥」,彼此親切得很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5月15日訊】(據中廣新聞報導)聯米企業公司,去年與日本商業社訂定合作契約,與彰化縣濁水溪畔的農民契作,生產日本優質稻米品種「夢美人」,預計六月四號收割、並盛大舉行謝天儀式,「夢美人」通過檢測後,將可大量銷往日本,重振濁水溪米的雄風。
  • (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雲林縣西螺鎮的某醬油世家,昨天(18日)是女兒文定之日,為了完成三十多年來的心願,特別以複合式「醬油禮盒」取代傳統的喜餅與親友分享。
  • 用飯糰對抗麵包,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振興米食將從早餐店著手,糧食產業組長王長瑩今天說,推廣多樣化米食產品,讓國人每天多吃一口飯,每人每年的白米消費量將止跌回升。
  • 您吃過台灣米做的西式濃湯或米布丁嗎?為了讓台灣每人每年食米量,從目前的48公斤,拉高到到51公斤,農委會再出招,請來20家飯店主廚,設計創意米食,顛覆大家想像。
  • 夕陽斜照,農夫戴著斗笠,揹著鋤頭走在綠秧搖曳的田埂上,簡單純樸的農村景象,勾發出許多人深藏心底的過去。走訪電影「無米樂」取景的後壁農村,遠離城市喧囂,讓農村洗滌心靈的塵埃。
  • 日本全國農協擔心日本核災對農產影響範圍擴大,台灣各界除積極募款賑災;台灣省農會也發現日本災區米產量占日本總產量5%,是可觀察的潛力市場。
  • 為刺激銷量,減少休耕地;台灣行政院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日前開玩笑說,總統下令府院餐會若沒有米飯,不付錢。實際上農委會也規劃米商品策略,超商攝氏18度冷藏飯糰就是其中之一。
  • 【大紀元4月9日報導】(中央社東京9日美聯電)因海嘯損壞的日本核電廠落塵,又對傳統飲食形成了另1項打擊。目前日本春耕時節已來臨,但因擔心稻米遭輻射汙染,而致日本政府禁止在遭汙染的土地上裁植稻米。
  • 孫正義和江志成攪動中國互聯網;中阿里巴巴魔咒,軟銀淘金變貼金;亞洲精靈誤入魔幻,變砸錢機器;投資中國專業戶落入紅色陷阱,失血驚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