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學者估卡債地下社會150萬人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16日電)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吳宗昇今天表示,因為法院無法解決卡債族問題,造成卡債族轉入避債或逃債的「地下社會」,影響人口總數達150萬人。

吳宗昇上午在反貧困聯盟於立法院召開的記者會上說,司法院公布的債務清理事件現況說明的數字太過美化,否則卡債問題應該已在台灣消失;但以他對卡債進行2年多的研究顯示,卡債族中有55%是在避債或逃債;換句話說,這些人已無能力處理債務,或是不相信司法系統可以處理債務,就開始避債或逃債。

吳宗昇認為,台灣目前已形成一個逃債的「地下社會」,而這個「地下社會」的人口有多少呢?扣除法院已處理完的3000到4000人,及與銀行進行協商的8萬多人,可能還有40萬到50萬人在逃債,間接影響人口總數達150萬人。

吳宗昇表示,司法院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司法院過於冗長的程序及程序駁回,造成本來應該是處理社會問題的最後防線,已徹底崩潰;表面上看起來卡債問題好像減少了、不嚴重了,實際上卻被轉入地下,而這些逃債人口若不進行特定調查,不會顯示在數字上。

吳宗昇說,依照他的研究顯示,這些卡債族本來平均月薪約新台幣3萬2000多元,但開始還卡債或逃債後,收入會降為約2萬3000多元,「借錢會讓他的生活過得更不好」;之後因法律常識不足,銀行利用法律手段催收或強制執行,法院反而變成有錢人工具或武器,迫使卡債族沒有能力還債,只好逃往「地下社會」。

吳宗昇表示,這些卡債族會有「向下盤旋」現象,意即只要開始借債,一方面要養小孩與父母,另一方面收入又不高,就會開始向下盤旋,收入會減低、還不起錢、利息催收,接下來就會出現台灣較常出現的「第2次信用擴張」。

吳宗昇解釋,第2次信用擴張指的是,銀行會用信用貸款去讓卡債族還卡債,卡債族的信用會被擴張,可以借更多的錢,這也說明為什麼台灣卡債族平均借款額度高達223萬元,比日本或其他國家來得高,就是因為台灣有很寬鬆的信用放款作法,讓卡債族更還不起。

吳宗昇認為,司法院本來應該作為解決市場失靈產生問題的工具,或是解決社會問題,但司法院最後不但沒有解決這個問題,還讓問題擴大,因為司法院的程序太冗長、不人性、不承認卡債族負債,要求回到銀行協商,但如果什麼都可以跟銀行協商,又何需法院?也就是說,國家沒有辦法擔負起保護人民的責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