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90%縣級醫院負債 民眾有苦難言

人氣 10

【大紀元2011年05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浦慧恩綜合報導)據新華網29日引述中國醫院協會會長曹榮桂近日透露:「全國90%的縣級醫院有負債。」這一話題再度引起人們關注這個有關醫療制度「看病難」的老問題。

在大陸公認的壓著民眾的「三座大山」,看病、上學、住房中之一的看病難、看病貴。與此同時,衛生部醫院管理研究所的資料顯示,目前全國90%縣級醫院負有債務,2008年總負債金額為406億元,平均每家縣醫院負債2600多萬元。

「政府投入不足,醫院要生存發展,負債肯定要由病人買單。」中國醫學科學院衛生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代濤在接受大陸媒體採訪時直言。

政府投資不足 醫院負債主因

世界貿易組織WTO公佈,衛生籌資和分配不公平性的排序,中國榜上有名,中國衛生總費用只覆蓋20%人口的衛生服務。

雖然中國醫療服務已成為居民第三大消費,但政府僅負擔全國醫療總費用6,600億元的17%,在歐盟高達80%~90%,美國為45.6%,另外老人、窮人、殘疾人全免費。而中共政府所投入的醫療費用中,80%是為約850萬以黨政幹部為主的群體服務,且全國黨政部門有200萬名各級幹部長期養病或住院,一年的開支和費用高達500億元。

衛生局醫管研究所的資料還顯示,縣醫院負債較多,還款壓力較大,還會直接導致醫生給病人進行「大檢查」,開「大處方」,只會給患者增加負擔。海南省儋州市衛生局局長韋茂國不諱言地表示:「羊毛出在羊身上。」在海南省,目前絕大多數市、縣的醫院都有負債。該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透露,僅瓊海市人民醫院負債就接近1億元。

「負債所帶來的後果,就是導致醫院追求利潤最大化,對社會效益淡薄,而放大經濟效益,這就直接推動了醫藥費用的上漲。」海南省衛生廳相關負責人說。

「大債蓋大樓,小債買設備」

為此,負債醫院求收益,採取「大債蓋大樓,小債買設備。」代濤認為,在新一輪縣醫院建設中,各地高標準或超標準建設,盲目擴大規模,進一步加重了縣級醫院的負債。他說,隨著基本醫保制度的完善,為了能吸引病人,縣級醫院都想蓋大樓改善環境。同時,現在的醫保支付方式是按項目付費,做檢查能掙錢,這誘導縣級醫院爭買貴重的醫療設備。

江西蘆溪縣人民醫院院長梁姿國說,這家醫院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資金缺口較大。為了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醫院需要整體搬遷到新址。目前,地已經買好,初期投入要4,000萬元,國家投入1,600萬元,剩下的債務缺口很大。此外,購買醫療設備是醫院很大的支出。

蘆溪縣人民醫院是江西省取消藥品加成唯一的縣級醫院試點單位,藥品實現零差價銷售。梁姿國說,取消藥品加成之前醫院銷售藥品的利潤能達到100%,現在這塊收入沒有了,人均住院費用下降到1,600元,僅為其它同等醫院的一半。現在政府投入不夠,僅靠自己很難化解債務。

近五成有病不看 藥價利潤達1,300%

大陸民間的順口溜顯示出民眾對看病難、看病貴的不滿。「停車排長龍,醫院象迷宮,看病象跑馬拉松」;「救護車一響,一年豬白養,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幹」;「小康小康,一場大病全泡湯」;「割個闌尾炎,白種一年田」;「有啥別有病,沒啥別沒錢」;「小病拖、大病扛、病危等著見閻王」……。

在今天的大陸,由於看不起病,許多人尤其是農民,生了病之後只好聽天由命自生自滅,衛生部公佈的第三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顯示:我國約有48.9%的居民有病不去看,29.6%應住院不住院。

政府投入不足,可以說是「非營利性機構」的公立醫院日益淡出公益化,不得不走向市場去「創收」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中國新聞網報導,2009年,衛生部原黨組書記高強在《求是》雜誌上撰文指出:「(醫院)人員工資、設備購置、基本建設和運行經費等都要靠醫療服務收費來解決。這種創收機制導致醫療服務不規範、追求經濟效益,引發醫患關係緊張。」

有媒體報導,「抗癌藥」蘆筍片每瓶價格:出廠價15.5元,藥商批發價30~40元,醫院進價136元,而病者從醫院購價是213元,利潤竟然高達1,300%!

另有分析顯示,近八成農村人口和近五成城市人口,如果他們不幸遭遇大病,無法支付高昂的醫療費用,也得不到政府的扶助。這意味著,全國有近四分之三的人口生活在大病醫療安全網之外,看不起也治不起大病。曾有全國十大社會新聞之首居然是「活人被送進火葬場」。

據衛生部的官方數據,中國的衛生總費用1980年是143.2億元,到了2005年已急速上漲到6,623.3億元。然而過去的20年,工資上漲了20倍;同時在過去的20年,醫藥費用卻上漲了200倍。而面對如此龐大的費用,政府衛生支出目前只佔17.2%。

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王紹光教授的研究,發達國家的政府負擔了衛生總費用的73%,一般的發展中國家政府負擔了57.2%,我們是轉型中的國家,但一般來說轉型國家的政府負擔70%,而就算比我們還要窮得多的最不發達國家,他們的政府也要負擔59.3%,而中國只是17.2%!

相關新聞
【紀元特稿】  蕭寒:“鄧二世”面臨三座大山
搬不動“三座大山”就“搗漿糊”--米盧“學乖”了
【紅朝謊言征文】三座大山
強敵不少口味難調 《青紅》戛納面臨三座大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