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百年蠟筒錄音機現身國圖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5月3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徐卉、張銘坤台北31日電)「寶島歌樂留聲跡」特展今天在國家圖書館開幕,留聲機收藏家林本博提供多台收藏,並現場操作百年蠟筒錄音機,錄下說唱藝術家楊秀卿的歌聲,台下觀眾驚呼「太神奇」。

留聲機收藏家林本博表示,他收集留聲機長達30年,至今擁有數百台大大小小的留聲機和錄音機,這次配合「寶島歌樂留聲跡」特展,將多台收藏搬到國家圖書館與民眾分享,其中包含有百年歷史的「蠟筒」錄音機,配上90年前的蠟筒,現在仍可使用。

林本博解釋,蠟筒是人類最早的唱片形式,1個蠟筒重複播放5、6次,表面痕跡就會損毀,且無法複製及大量生產,「每賣1張,歌手就要唱1次,賣得好,可能天天都要唱好幾遍」。

他還秀出錄有「台灣最早聲音」的黑膠唱片,日人本檻太郎1914年帶領台歌手赴東京錄製的「客家專輯」,藉由留聲機現場播放,老太太唱的客家歌謠從喇叭傳出。他表示,當年這名歌手60歲,肯定已不在世上,「但聲音就是生命力的延續,價值會永遠流傳」。

慶祝特展今天開幕,主辦單位還邀請說唱藝術家楊秀卿到場表演,手持月琴彈唱,展現即興說唱能力,1句「我是98歲的老阿婆」,獲民眾熱烈回應。楊秀卿表示,復興台灣文化要大眾的努力,希望能「多多刊報紙」。

「寶島歌樂留聲跡」台灣傳統音樂研究回顧展從今天起在國家圖書館展出,分為「原住民音樂」、「漢族音樂」、「宗教音樂」、「文獻區」等7大展區。國家圖書館也提供清代和日治時期的典藏書,當中記載許多台灣早期音樂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