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女童脾氣暴躁 頭髮掉光成沙彌

人氣: 6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欣怡台灣台北報導)9歲女童在一年多前出現大量掉髮的情況,之後在短短一個月內頭髮全部掉光,有如沙彌。父母帶著女童就醫後發現頭髮脫落現象即中醫所謂的「斑禿」。

經醫師詢問得知,女童在睡夢中經常拳打腳踢,而且平常脾氣暴躁、容易動怒,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女童情緒躁動不安的行為表現可歸屬於中醫之「臟躁」證型。

醫師以「甘潤滋補」、「寧心安神」之法治療三個月後,張小妹妹頭髮稀疏的情況開始改善,一年後,頭髮新生已相當茂密。


治療三個月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治療六個月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治療一年後,頭髮新生已相當茂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提供)

「臟躁」是以精神憂鬱、煩躁不寧、哭笑無常、呵欠頻作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症,屬於中醫“神”的活動失常範疇。林在裕表示,臨床可以甘潤滋補、寧心安神之「甘麥大棗湯」(由甘草、小麥及大棗三味藥所組成)為主方辨證來治療。「甘麥大棗湯」能使異常興奮之神經鎮靜並且能緩解各種痙攣症狀,尤其對歇斯底里、睡眠障礙、小兒夜啼等病症有顯著的療效。

林在裕解釋,「全禿」的病因主要與精神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及自體免疫性疾病有關,精神受刺激、情緒不穩定、焦慮、生氣、憂愁、悲痛等情緒波動,皆可能導致自律神經的功能失調,當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將使得血管運動中樞功能異常,進而毛囊的血液循環發生障礙,以致毛髮因為營養供應不足而開始脫落。

在生活方面林在裕提醒民眾,脾氣不好、壓力過大者都是容易掉髮的高危險群,平常應保持心情愉悅,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工作學習勞逸適度,不要熬夜、防止失眠是關鍵。

林在裕表示飲食要節制、營養要均衡,切勿暴飲暴食、偏食,少吃辛辣油炸食物。多攝取優質蛋白質(魚、肉、蛋、奶、豆類)及補血類蔬果(綠色蔬菜、葡萄、櫻桃、蘋果)可改善受損的髮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