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的特徵與行為

李秀妃(台灣台東大學特教系助理教授)
font print 人氣: 1828
【字號】    
   標籤: tags:

自閉症是一種先天腦部功能受損傷而引起的廣泛性發展障礙,通常在幼兒二歲半以前就可以診斷出來。由於自閉症為先天性的疾病,並無法像一般疾病藉由開刀、服藥、補充營養而完全治癒,只能經由療育矯治來減輕障礙的程度。1 萬人中約有5-10名患者,男女的比例約為5:1。

自閉症的特徵大概可以分成四種:

一般性特徵

缺乏人際互動與溝通,態度冷漠,所以時而像聾、時而類盲,只跟特定的人溝通。有自我刺激行為,不怕真正的危險。缺乏主動學習精神,學習上類化困難、學用脫節。不喜歡擁抱或身體接觸,缺乏依附行為,對人不感興趣、無親疏之分。對大多數事物不感興趣,但可能對其中一種情有獨鍾。注意力窄化,有極端好動或安靜的可能,還會莫名其妙的發笑。

言語特徵

大多數自閉症孩子多有語言能力失常和溝通能力缺乏、異常的現象發生。在口語表達方面有發展遲滯、語法錯用、語言特殊用法等問題。非口語表達方面則發展出特殊的表達方式、缺乏社會性溝通動作。較常見的特徵為回覆(仿說)語言、代名詞誤用、語法誤用、詞彙不足、語音異常、語意流暢度不足、類化能力不足、缺乏社會化溝通行為。

人際關係與溝通能力

溝通技巧與策略不足,常藉著動作與人接近,如:耍脾氣或自傷行為的背後可能是要吃東西。往往因為害怕而避免身體接觸或擁抱。缺少目光接觸、缺少同情心、不知紓解病痛、不會參與遊戲、不會結交同伴、或有忽視他人存在的表現,整體上出現社交能力不足、人際關係疏離的現象。

特殊偏差行為

會有自我刺激行為(例如:不斷搖晃、轉動、拍打身體部分器官),自傷行為,即反覆不斷或習慣性的傷害自己(例如:撞頭、拍頭),以及固執行為或強迫行為(同一性行為),即拒絕改變、對某些事情特別執著,例如:咬手指、一定要穿同一件衣服睡覺。

自閉症最早由美國兒童精神科醫師肯納(Kanner)於1943年所提出。近年將自閉症正名為「肯納症」,紀念肯納的發現,也希望社會大眾「肯接納」在人際關係與溝通上有顯著困難以及有特殊偏差行為、有特殊需求的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閉症越早治療對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影響越小,但多數家長都在孩子年齡偏大,甚至入學之際才意識到孩子有行為異常與孤僻的傾向。美國加州的研究學者現在研發出一種簡單的嬰兒清單檢測,只須五分鐘便可檢測孩子的自閉症傾向,讓父母能即早發現並給予治療。
  • 今年5月15-21日是澳大利亞全國家庭週,為了慶祝家庭在社會中發揮的重要作用......
  • 走進任奕維的家,便聽到他在鋼琴邊為下一次的演出練習《國父紀念歌》,從琴聲中可以聽出,他已是一位熟練的演奏家。任奕維能演奏鋼琴、豎琴、古箏、長笛等七種不同樂器,雖然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還是他的弱項,但他在音樂和藝術領域中卻賦有不尋常的天份,而在自理能力及社交上,也已逐漸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剛滿18歲的任奕維目前還在Almaden谷基督學校學習,他希望在今後能以鋼琴調音為生,並能作曲與教授特殊兒童音樂。
  • 上文(文章鏈接﹕https://www.epochtimes.com/b5/11/5/24/n3265601.htm)說到母親陳韻如﹐在養育臨幼子任奕維的過程中﹐發現兒子有各種正常孩子少見的怪異﹕過敏﹑失眠﹑專注力差﹑不善咀嚼講話﹑易受聲音刺激﹑迷戀轉圈等現像。那麼作為母親是怎樣對待這些問題與孩子的呢﹖
  • 【大紀元2011年06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陳煥瑜綜合編譯)在炎熱的夏天中挺著大肚子是件辛苦的事。但最近一項研究告訴準媽媽們,就寶寶的身心健康而言,夏天的確是個懷孕的好季節。
  • 上文說到陳韻如歷經三年的嚴謹控食及治療後﹐終於使兒子突破先天自閉症的限制﹐開始增加體重﹐他的體質﹑專心度﹑和學習都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此時﹐先生因為接送忙累﹐停止了任奕維的中醫治療。
  • 上文說到今年18歲的任奕維目前的學習包括: 樂器、健康、網上學習、電子書、英文閱讀、語音、練習活頁、娛樂、中文、生活技巧、社交技巧、藝術、寫作及精細運動技能。但為什麼他的學習內容如此深淺穿插呢﹖
  • (大紀元記者呂海灣區報導)上文說到(https://www.epochtimes.com/b5/11/6/9/n3 281170.htm) 因為兒子任奕維的語言發展一直緩慢﹐母親陳韻如在他11歲時﹐開始對兒子開始不尋常的語言教育﹐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唐詩等﹐然後開始閱讀中國經典故事﹐加強語言發展。
  • 【大紀元7月13日報導】(中央社紐約12日路透電)一項美國研究顯示,孕婦生產期的諸多因素,都可能增加孩童日後罹患自閉症的風險,但目前尚無充分證據能指向特定元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