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救援動物前 先做好自我防護

人氣: 86507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1年09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黃玉燕台灣台中報導)愛護動物人士漸多,看到受傷或受虐的流浪小動物,往往會有股衝動將它們抱起來送醫或帶回家照顧。但醫師建議,在這些動作之前,一定要看看自我保護措施是否齊全了?因為伴隨而來的,可能是被咬傷或抓傷,引發的危機。

曾有一位沈小姐在公園運動時,看見一隻小貓被幾隻大貓圍咬,沈小姐把大貓咪趕跑後,見滿身是傷的小貓蜷曲在地上,馬上就把小貓抱起來送醫。未料當獸醫師幫小貓做檢查時、小貓不但抓傷醫師,也咬傷沈小姐,瞬間,小貓也跑走了。

這造成沈小姐左手紅、腫、痛,到急診求診。醫師幫她打了破傷風、換藥,也開了抗生素;但第三天,沈小姐的手更腫、更痛,在咬傷處也看見濃胞。再度求診時,台中醫院陳醫師先做細菌培養及換藥,並建議沈小姐住院接受抗生素注射治療,因為傷口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住院5天治療後,沈小姐的傷口仍未見好轉,陳醫師再度做清創手術,之後傷口才好轉。沒想到愛心卻險些傷了自己的生命,沈小姐說:「下次不敢大意了。」

台中醫院外科醫師陳明澤說,出血性巴氏桿菌在一般貓、狗口咽部相當常見,人類一旦感染很容易引發急性蜂窩組織炎,甚至是敗血症。除施打抗生素外,還要清創傷口,傷口才能慢慢癒合。

陳醫師建議愛動物人士,如要搭救流浪動物,要先做好保護措施,因為它們對人或動物都有戒心,且未施打疫苗,萬一被咬傷或抓傷,就很容易受感染。他提醒,萬一被咬傷,要馬上就醫。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