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義學國小學生實現農夫夢 自己種稻吃

人氣: 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1年09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宋順澈台灣台北報導)新北市泰山區義學國民小學種稻有成,進行收割的農活,今天8日上午,教育局林騰蛟局長、宋明宗議員、賴秋媚議員、家長會長李彥杰、黃秀川區長、行政院農糧署地區分署楊慶春主任、農會李德宏理事長、常務監事林渤清、總幹事李活源、推廣股長張瑞和、農會指導葉子享等,一同帶領五、六年級共110位學生,一起下田收割,享受豐收的喜悅。

義學國小側門附近,原本是一片長滿雜草且無法使用之狹小空地,今年初配合行政院農委會農糧署辦理「深度米食推廣教育—學童種稻體驗」,在泰山區農會葉子享先生指導下,師生從整地翻土開始,親身走入田野中,經過幾個月的努力,將其打造成生意盎然,稻浪滾滾的都市農園,這正是「親近土地,關懷自然」的絕佳教材,師生以雙手插下充滿希望的稻苗,經過師生幾個月的辛苦照料,稻子結出了累累稻穗。

今天進行稻田採收割稻活動,秉持著「實現農夫夢,自己種稻吃」的理念,認識種稻,從中體驗農業之美,體會種稻甘苦,感受收穫喜悅,進而愛惜米食作物,瞭解人與自然、人與環境相處之重要性,

林騰蛟局長說:讓學生自己種稻、自己收割,不只可以培養學生感恩的心,也培養學生和大地的親近,更愛這塊土地。

從來沒有碰過泥土、稻田的都市學生一開始要彎下腰、捲起褲管下田種稻插秧、灌溉、施肥、除草,有的人覺得很新鮮、也有的人覺得很噁心,甚至不敢下田摸泥土,經過兩個月的努力,校園裡的盆栽稻米、以及校園原本荒蕪的校地變成田地,就要收割,同學們看到自己親手種的稻米,都很期待,也很有成就感。604黃睿彬同學表示:從開始插秧到收割,終於大豐收了,心裡很開心,這是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606王佑珊也興奮得說:從小到大,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看見稻子,而且參加收割成果,心裡好興奮好開心,我還是第一次拿起鐮刀呢!

義學國小的種稻體驗活動,歷經整地、翻土、施肥、除草、除蟲及收割等過程,除水稻知能教學與實作外,老師還設計了各項有趣的課程,如:水稻栽培繪本製作、稻草人DIY及稻米博物館參觀外,更計畫各種有趣的米食製作,例如包粽子、捏飯團及米苔目等,當日將稻田體驗之成果與經驗分享於校園的每一位師生,共同體驗農業文化及米食文化之美。

當前政府推動(健康、效率、永續經營之全民農業)及(新農業運動-台灣農業亮起來),為了讓農業成為全民之農業,追求健康、效率與永續經營,農業必須向下扎根,讓學童接觸農業、體驗農業之美,藉由農業研習、農事實習與農場見習認識農業,並體會農民種稻的甘苦,進而推廣米食文化,讓學童做米食、吃米食、養成以米飯為主食的膳食習慣,為台灣的稻米產業文化注入新活力,成果展開幕、收割體驗、米食DIY(米苔目、米飯糰、粽子)各300份、頒獎(水田三生繪畫比賽、水稻栽培繪本競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