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如何順利度過2012?(二十六)

聖經預言對人的警示
向真整理
font print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序、《聖經啟示錄》警告人類要猛醒

《聖經.啟示錄》開頭說:「念這書上預言的,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都是有福的。因為日期近了。」那時候先知說「日期近了」,而現在我們卻要說——日期已經到了!

《聖經.啟示錄》是對人類最重要的警醒預言之一,我們把它解讀出來,希望無論是信教的還是不信教的朋友,都能珍惜先知們的鄭重告誡,因為珍惜先知的告誡就是珍惜自己的生命。

一、人類面臨的災難和得救的希望

(一)救世的聖人降臨之前的世界大勢——《聖經.啟示錄》第六章

《聖經.啟示錄》第六章預言了歷史最後階段救世的聖人到來之前的六件大事,這六件大事現在都已經應驗:

1、白人民族在世界的征服與擴張——揭開第一印的時候,原文「見有一匹白馬,騎在馬上的拿著弓。並有冠冕賜給他。他便出來,勝了又勝。」

2、兩次世界大戰及期間的各種戰爭,這些戰爭很大程度上與邪惡的「紅色」有關——揭開第二印的時候,原文「就另有一匹馬出來,是紅的。有權柄給了那騎馬的,可以從地上奪去太平,使人彼此相殺。又有一把大刀賜給他。」

3、世界性的大饑荒,特別是黑人非洲的大饑荒——揭開第三印的時候,原文「見有一匹黑馬。騎在馬上的手裡拿著天平。我聽見在四活物中,似乎有聲音說,一錢銀子買一升麥子,一錢銀子買三升大麥。油和酒不可糟蹋。」

4、邪惡的「紅色」造成的巨大災禍,包括戰爭流血、饑荒、瘟疫和暴力虐殺等,光是某一國非正常死亡人數達到八千萬(差不多是預言中所講的「四份之一」)——揭開第四印的時候,原文「見有一匹灰馬。騎在馬上的,名字叫死。陰府也隨著他。有權柄賜給他們,可以用刀劍、饑荒、瘟疫(瘟疫或作死亡)、野獸殺害地上四分之一的人。」

5、人們要求恢復正義、懲罰那些迫害正教信仰的惡人,所以反迫害的運動一直不斷,但都未能取得成功,因為時候未到——揭開第五印的時候,原文「我看見在祭壇底下,有為神的道,並為作見證,被殺之人的靈魂。大聲喊著說,聖潔真實的主阿,你不審判住在地上的人給我們伸流血的冤,要到幾時呢?於是有白衣賜給他們各人。又有話對他們說,還要安息片時,等著一同作僕人的,和他們的弟兄,也像他們被殺,滿足了數目。」

6、作為毀滅性大災難預兆的大地震到來(唐山大地震是減小了的預兆,預言中的大地震沒有按原定規模出現,或許是因為救度世人的需要吧),此時,如果不出現救世的聖人,那麼,人類將立即面臨滅頂之災——揭開第六印的時候,原文「我又看見地大震動。日頭變黑像毛布,滿月變紅像血。天上的星辰墜落於地,如同無花果樹被大風搖動,落下未熟的果子一樣。天就挪移,好像書卷被捲起來。山嶺海島都被挪移離開本位。地上的君王、臣宰、將軍、富戶、壯士和一切為奴的、自主的都藏在山洞和岩石穴裡。向山和岩石說,倒在我們身上吧,把我們藏起來,躲避坐寶座者的面目和羔羊的忿怒。因為他們忿怒的大日到了,誰能站得住呢?」(待續)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shown)本象是預言的終結。雖然沒有說到具體內容,但卻非常的高深,非常有啟迪意義。
  • (shown)《梅花詩》開頭講到: 「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蕩蕩通天之門萬古以來都敞開著,但有多少人來到世間,又有多少人能回得去呢?這兩句的意思其實是緊扣全詩主題的。
  • (shown)中國儒家一向有五百年間出聖君之說,自明朝時開始,人類道德就開始大幅度下滑,沒有了中華始祖伏羲、炎、黃以及周朝末期的大聖人老子、孔子所授心法的約束。
  • (shown)預言不是為了好玩或滿足人的好奇心,而是要留給蒼生作證盟的。就是說,如果人們都已經知道預言是真的,就應該及早醒悟了。
  • (shown)唐代高僧黃檗的預言詩《禪師詩》共十四首,對從明朝滅亡一直到現在的諸多歷史事件進行了準確的預言,其特點是以政權和帝位為線索。
  • (shown)「老僧從此休饒舌,後事還須問後人」,因為宇宙在更新,未來的宇宙與現在有根本的區別,所以以後的事還要問以後的人才知道,現在的人是無法知道的,預言也只能到此為止。
  • (shown)碑文預言的是二十世紀以後中國的事。前半部分主要講國共內戰、日本侵華等;後半部分則是預言與現代人類最為相關的重大事件,所以很值得我們深思和研究。
  • (shown)現在整個社會:拜金盛行,上行下效,行賄索賄,人倫荒廢,道德敗壞,很多人隨波逐流......
  • (shown)表面繁華,無論是層樓壘閣還是車水馬龍,都如同淺水鯉魚一般,不能長久。猶如一夢,終將消逝。
  • (shown)沒有教養的中共流氓統治集團,整治有錢人。遍地紅花,到處饑荒,實行平均主義吃大鍋飯,正是所謂的「富貴貧賤無高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