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在冬日

一竹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當冬天來臨,這個世界便淡褪了他的色彩,卸去了他的雕飾,似乎不經意間,就只剩下一樹的蕭疏,一地的寒冷。天空變得更加闊遠,因為沒有了遮擋視野的枝葉婆娑,也沒有了吸引目光的花紅柳綠;而且這冬日的天空,仿佛有一種特殊的包容力,它可以讓一切聲響都黯然聲悄,化為沉寂。

於是,沉寂中,我們也變得沉默。

也許是我們用太多的熱情去歌詠春天,用太多的懷想去悲吟秋天,把濃墨重彩都給了夏天,所以當冬來時,我們似乎沒有了那麼多的語言,也沒有了那麼多柔情,剩下的只有等待和盼望:「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儘管我們如此的不喜歡,想逾越這單調而寒冷的冬天,但冬是不介意這些的,他淡然從容,我行我素,說不定會在哪個清晨,便把滿野的銀裝玉砌呈獻給你,抑或是紛紛揚揚,雪舞花飛——給天地間來一次淨化與洗禮。

其實,冬並不應該只有等待與盼望,這應該是一個沉思的季節。在天地沉寂之後,一切浮華落幕,生命盡顯本色,一路走來,我們終於可以坦白的審視自己。靜靜的,慢慢的思索,這種思索,已無需再掩飾與找藉口,因為冬是沒有誘惑的,莊重而真實,嚴厲而深刻。一季的沉思,足夠讓我們仔細的回想所走過的每一個腳印、每一個細節。沉思過後,我們也許會發現,曾經以為擁有的,也許並不曾擁有;曾經以為失去的,其實也許並未失去。只有在這一刻,我們才會清醒的在得失間徹悟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麼:也許就是洗去一路征塵,卸去一切重負,捨去一切浮華,卻仍在堅守生命最初最純真的一切!

如此,我們才不會辜負了雪的潔白與上蒼的美意——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冬季!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35年前初次到台北,當我仰著脖子經過19層高的希爾頓大飯店時,那感覺和今日站在台北101大樓前仰望似乎也差不了多少。當時的那個小男孩,在苗栗祖父家附近村莊裡還能見到用泥土蓋的房子,所以19層大樓對小男孩來說,是夠高的了!
  • 註冊會計師Chris 2010年4月5日下午在加拿大埃德蒙頓銀禧劇院第一次觀看了美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他很慶幸自己能欣賞到這麼高藝術水平的純真的藝術。
  • 其實寫實的圖最難畫,尤其畫人最難,要把人的皮膚畫得有彈性,有肌肉的感覺,那要非常高超的技巧,我們看到《純真的呼喚》這幅畫的質感的表現,最難畫的是透明的塑膠袋,女孩穿了一件透明的雨衣,帶有反光,畫家把這種質感表達得栩栩如生,從她的眼神一直到這個地方,我想看的人一定很感動。
  • 小嬰兒的笑聲或許是世界上最美的聲音,特別是為人父母的,只要看到自己的寶寶天真無邪地笑著,所有的煩惱和憂愁想必都會拋到九霄雲外。而對於剛來到這個世上的寶寶來說,任何事情都很新鮮、值得探索,當然,也可能引起他們捧腹大笑。
  • (大紀元記者陳傑傑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報導)「(神韻)讓我領略了中國傳統文化!」施蒂夫‧希伯勒(Steve Hibbler)觀看完2011年3月13日晚在美國威斯康辛州密爾沃基市馬庫斯表演藝術中心美國神韻紐約藝術團的精彩演出後如是說。
  • (shown)吃虧未見是壞事,摔摔打打中才能將自己修煉成熟。
  • (shown)在那個純真年代,快樂似乎不必然與金錢有關,而是垂手可得;有點樸拙、有點單調,但是,卻自成一種無與倫比的美妙韻律,讓人能夠躍入其中、悠遊其中,回味無窮、留戀不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