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臺灣青年海外打工度假與「臺勞」現象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0月02日訊】(新紀元週刊294期,記者趙芷菱報導)有越來越多臺灣年輕人前往澳洲打工度假,他們辛勤工作,換取應有的酬勞,但拒絕被貼上「臺勞」的標籤,並認為打工度假除了可以存錢之外,增加人生的閱歷也是不可忽視的課題。

近日臺灣大學生赴澳洲打工事件,引起「臺勞」熱門話題。臺灣青年出國打工度假(Working Holiday)大多前往條件寬鬆、沒有名額限制的澳洲,在最長兩年限期下,對於想一圓遊學打工、旅遊、體驗異國風情夢想的青年來說,「臺勞」這個名詞,也許太過尖銳與沉重,引發網上不少「反對」的聲浪。是「打工」還是「打工度假」,這兩者定義實存有相當差異。

打工做「澳洲人不願做」的事

全球經濟不景氣,現在連澳洲人失業率都高,而各國去澳洲打工的人數也愈來愈多,據統計,赴澳洲打工度假簽證(Working Holiday Visa,whv)人數前五名國家,依序為:英國、南韓、愛爾蘭、德國及臺灣;在成長率方面,以2011年臺灣46.3%,居各國之冠。因此在面對各國相互競爭下,現在澳洲的工作已不那麼好找,若想「持續有錢賺」,得專注在「澳洲人不願做」的工作。

根據PTT批踢踢實業坊的網友經驗分享,在澳洲最常見的打工類型有清潔工、廚房工、端盤子等,不需要有太專業的技能,但時薪在澳幣9元(約臺幣270元)到24元(約臺幣720元)之間(顯然並非人人都能夠領到澳洲法定15元以上的時薪);這些工作相較下較為輕鬆,但也較為競爭、容易被取代。在澳洲農忙季節工作機會較多,是最普遍的打工度假目的地,還有可能以前想像不到的工作,比如第一級產業的「農林漁牧業」,甚至是工廠、礦場、垃圾場、建築工地等工作,也許都得去做;而這些產業的工作性質,多屬勞力密集的辛苦工作,所以很缺工,難怪澳洲政府說,必須至少要有三個月的第一級產業資歷,才能申請「打工度假」簽證延長一年(最長共兩年)。

「打工度假」 職業不分貴賤

臺灣某雜誌針對這個現象,製作了一個封面故事專題〈清大畢業生,為何淪為澳洲屠夫〉,內文報導一位清大經濟系畢業的學生,在臺灣工作兩年,只存到幾萬塊,身上還背著30萬元的助學貸款,到澳洲打工,就是為了賺第一桶金,文章極力地敘述這位年輕人如何在屠宰場裡做著既枯躁又辛苦工作的情形,還寫著:「不用懷疑,也不必多作解釋,我們就是臺勞!」、「澳洲人眼裡的臺勞,其實就像臺灣人眼裡的泰勞。」

這篇報導刊出後,引發廣大迴響,這位清大畢業生後來發表聲明抗議,指該雜誌報導的文章內容移花接木,許多內容並非是出自他受訪時的說法,雜誌後來也公開說明,該篇文章是融合三個到澳洲打工的年輕人的親身經驗,為保護當事人,整合後以第一人稱撰稿。有學者認為,雜誌的這種報導作法容易造成誤解,縱使全出自採訪所得,在新聞處理上易受到爭議。

署名小盛,他是某知名科研所畢業,高考任某市府公務員,後辭去工作投入打工遊學行列,他在其部落格上貼文:「職業是不分貴賤,而在澳洲工地工作是非常高水準,因為他們是建設城市的無名英雄,但在臺灣對這些人是充滿歧視的眼光,工地工作越來越沒人做,之前也有年輕人寧願去科技業賣肝也不願去福利好的傳產業的情形,因臺灣媒體常報導科技業的好,讓大家覺得那是高水準的工作,而一窩蜂的前往(筆者曾蓋過HTC的廠房,那賣肝程度令人難以想像)。」

他還說:「不管我們來到澳洲打工度假的目的是什麼,我們都是很認真在澳洲打工度假、體驗生活的一群背包客,希望媒體朋友們別把打工度假本身好的本意扭曲成只有『打工』以及『錢』而已,我們是來『打工度假』,並不是來『打工』而已。」

《臺灣立報》社論表示:「高學歷人士因為個人際遇、人生選擇而從事體力勞動的現象,也是處處存在,並不僅限於臺灣本地,或是留學生。我們時常把『職業不分貴賤』掛在嘴上,幾乎快要變成口頭禪。但是在現實中一遇上高階人才從事體力勞動工作,視為『屈就』,這種認知卻立刻破功。」

「我們都有『高階人才沉淪』的焦慮,都害怕被當成『高學歷低成就』的範例。其實,每一個人都是勞工。屠夫、科技新貴、創意人士,乃至於教授,全都是勞工。我們為了迴避這個事實,遮遮掩掩的在自己的身份冠上『創意人士』、『腦力勞動者』。」

年輕人離鄉背井 做3k

根據「民視」新聞報導,逢甲經濟系畢業的賴逸凡現身說法,說他到澳洲屠宰廠工作,一星期將近2萬5000元的薪水,超過在臺灣一個月的薪水,但只能做農林漁牧類的工作,長久下來,也帶來職業傷害。一年來他存了40萬元,他說有人甚至可以存到百萬以上。

而且現在不只大學畢業生會出走,就連科技新貴也不少人到國外打工。儘管打工一年後,回臺灣要重新開始,但賴逸凡對自己的選擇不會後悔。根據統計,到澳洲打工的臺灣人已經超過三萬人,有人是當臺勞賺第一桶金,也有不少人是要體驗人生、觀光旅遊。

面對臺灣的工作環境,起薪低、機會少,不知道政府看到這些年輕人選擇離鄉背井,從事高危險的3k(辛苦、污穢、危險)工作 ,心中作何感想。◇

本文轉自294期【新紀元週刊】「焦點新聞」欄目
http://mag.epochtimes.com/b5/296/11263.htm

新紀元雜誌PDF版訂閱(52期10美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