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人家食慾不振 郭志豪醫師開處方

人氣: 173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10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謝月琴台灣宜蘭報導)老人由於消化能力趨緩,身體對食物的處理能力包括咀嚼、消化跟吸收能力都較年輕人差,羅東博愛醫院新陳代謝科郭志豪醫師提醒,很多老人家吃東西變少或胃口不好,其實並不是因為肚子不餓,而是因為沒力氣連續咀嚼食物,或是食物吃進去後出現腹脹,而讓他們不想再吃、甚至是拒絕再吃東西。所以當我們遇到老人家吃了幾口就不想吃了,要進一步去詢問是否覺得累了,或是肚子覺得腹脹,再依情況去幫他們調整飲食。

郭志豪醫師表示,如果長輩覺得腹脹,一般建議採取少量多餐的方式,三餐吃的量減少至半碗飯的量(約半個拳頭大的體積),中間增加二到三次副餐,種類的選擇採取的食物及烹調方式要低油,低鹽。另外像是植物性蛋白和魚肉就比其他肉類要好,建議多用水煮,蒸或烤的方式烹調。但是主食類的食物就是粗糧比精緻糧食要好,不但含較多的纖維可以促進腸胃蠕動,也含較多的維生素B1。

長輩如果是覺得太累而吃不下,除了少量多餐外,食物需進一步處理以減少咀嚼的負擔,比如說青菜類可以切碎,拍碎或是用果菜汁機絞碎,肉類切細,切小塊或是選用較不需咀嚼的魚肉,如果吃不到半碗就沒力氣了,也可以食用類似布丁,牛奶,果汁等不需咀嚼的食物來補充(不建議使用果凍,因為反而有噎到的危險)。

郭志豪醫師特別提醒,在論語中提到侍奉長輩最難的就是「色難」,指的並不單純是禮貌或態度,而是指老人其實跟小孩子一樣,需要照顧的人花心思去照顧,但他們卻又不像小孩一樣直接,常常因為不想麻煩年輕人,就會用吃飽了或不餓等說辭來掩蓋自身的不舒服。所以當我們感覺到似乎老人家吃的不太好時,就必須耐心詢問癥結所在,或是直接提出是否不好吞,是不是吃到很累,肚子會不會脹等問題,來讓長輩回答。

(責任編輯:陳玟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