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思故事:你只需要彎一次腰

何權峰 (暢銷心靈作家)
font print 人氣: 206
【字號】    
   標籤: tags:

有沒有在走路時鞋裡進了一顆小石子的經驗?你只消拿掉它就行了,但是若你嫌麻煩,就會走得不舒服,嚴重的話還可能腳痛發炎。

我們曾經多少次讓不該發生的事發生?明知道應該除去,但假裝它不存在而置之不理;或因一時的怠惰,把原本簡單的事變得很複雜?

我常看到學生作業,原本可以一次就寫好,他們卻不這麼做;懶散的結果,塗塗改改,最後還被要求重寫。準備期中考只要累一次就好,卻不好好準備,結果除了成績難看,還可能補考或被當,反而更累。

再如,與人發生誤會,不去處理或澄清,造成彼此心結,後來形同陌路。不按時繳款,最後可能罰錢,甚至留下不良記錄。身體異常不去就醫,演變成大病,必須經常就醫,甚至住院。衣服弄髒懶得清洗,結果時間一久,怎樣洗都洗不掉。

怕麻煩的結果,更麻煩

有個學生白天要上課,晚上還要到便利商店打工,回到宿舍往往累得倒頭就睡。生活忙碌加上偷懶,換洗的衣服都直接丟進籃子裡,等累積到籃子已滿的程度,再一併清洗。這樣的生活方式維持了半年之久,漸漸地他習慣了這樣的生活。

有一天,他發現有些衣物上的污垢怎麼刷洗都去除不掉,他覺得很懊惱。於是,嘗試用強力漂白劑,將這些泛黃的衣物全部放進臉盆,然後浸泡數個小時。白色衣物上的污垢是有明顯減少,可是卻無法完全清除。

最後他拿到洗衣店,問老闆這種情況該怎麼處理,老闆告訴他說:「只要衣服超過一星期不洗,衣服上的油垢就會慢慢累積起來,累積得越多就越不容易洗乾淨,到最後根本就洗不掉了。」

這就是怠惰的代價─ ─怕麻煩的結果,更麻煩。

如果你想剪掉長髮,分次剪是沒必要的

歌德在他的敘事歌謠裏,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

耶穌帶著他的門徒彼得遠行,途中發現一塊破爛的馬蹄鐵,耶穌要求彼得把它撿起來。可是彼得懶得彎下腰,便假裝沒聽見。於是耶穌就自己彎下腰撿起馬蹄鐵,拿到鐵匠那兒換了三塊錢,並用這些錢買了一盒櫻桃。

離開城鎮後,兩人繼續前行,沿途越走越荒野。彼得的腳步漸漸變慢,不停地用手搧著風、喘著氣。耶穌猜到彼得渴得很,就把藏在袖中的櫻桃悄悄地掉出一顆;彼得一見,趕緊撿起來吃。耶穌邊走邊落,彼得也狼狽地彎著腰沿路撿。

最後,耶穌拿出袖裡剩餘的最後一顆,攤開在彼得面前,笑著說:「如果當初你照我的話做,你只需要彎一次腰,也不需要沿路沒完沒了地彎腰。」

可不是嗎?如果你想剪掉長髮,分次剪是沒必要的。

人們避開痛苦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拖延,然而拖延行動,對痛苦並不會減少,甚至還延長痛苦的時間。

想想看,有哪幾件事是你過去一直耽延?寫下來,然後依照下面的問題回答:

一 、為何我一直沒拿出行動?是想到會有什麼痛苦?
二 、我之所以一直耽延在某種負面行為,是覺得有何種快樂?
三 、如果我現在不改,將來可能付上何種代價?那又會有什麼結果?
四 、如果我改變之後,將會得到哪些快樂?

─ ─摘自:《格局決定你的結局》高寶出版提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孔子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不辭辛勞的周遊列國。這一年,他正準備到楚國去,卻在陳國和蔡國的邊境,被兩國的軍隊包圍了七天。在荒郊野外,糧食耗盡了。
  • 只見孫武威武的站在原地,他嚴肅的對宮女說:「戰場上,士兵紀律弄不清楚,號令不熟悉,這是將領的過錯。」接著他沉默了一下,繼續說:「但現在已經解說的得清清楚楚,卻不遵照號令行事,那就是軍官和士兵的過錯了。」
  • 蔣慧云的小書包
    這詩是王維的一次美好的夜遊經驗,我們一起來領略詩人的那個夜晚。然而,如果那晚我們跟著王維一起去夜遊的話,也能有一樣的經歷嗎?
  • 蔣慧云的小書包
    「砰砰砰!砰砰砰!」有人把曾家的大門敲的又急又猛。曾母一邊說:「來了,是誰呀?」一邊起身開門。可門都還沒開呢,門外的人就上氣不接下氣的說:「老太太,我是鄰居張三啊。我剛才,在外頭聽說了,您的兒子,曾參殺人啦!」
  • 闊少爺帶著馬鞭,得意洋洋的走了。他騎著馬,不時就揮揮馬鞭,還一邊對人炫耀:「我這根馬鞭哪,值五萬塊呢!」
  • 想唱出一首動人的歌曲,需要學習歌唱技巧嗎?當然!薛譚很幸運遇到一位高功夫的老師,但是要學好歌唱的本事,除了努力認真練習之外,還有什麼重點嗎?
  • 狙公愛養猴子,他跟猴子商量後,把早上吃三升,晚上吃四升橡實,改成早上吃四升,晚上吃三升橡實。可是,早上吃四升跟三升真的沒有不一樣嗎?
  • 楊布差點就真的打狗了,幸好他的哥哥阻止了他。楊布的哥哥是怎麼讓生氣的楊布能夠冷靜下來?他的方法真的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 在一片江雪裡的心情會是什麼樣?你心中的江雪圖又是什麼模樣?一起領略柳宗元詩裡的意與象。
  • 顏闔說:「馬再好,它的力氣也總有個限度。我看東野稷駕的那匹馬力氣已經耗盡,可是他還要讓馬拚命地跑。像這樣蠻幹,馬不累垮、馬車不翻車才怪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