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離異 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難關

font print 人氣: 130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馮閱編譯報導)在父母分居或離婚後,孩子必定會傷心一段時間。他們的悲傷也會令父母痛心,並讓父母想要為他們做些甚麼以緩解這種傷痛。但父母也要理解他們有傷心的權利,也有經歷任何情感的權利,包括憤怒。畢竟,他們所熟悉的世界消失了。

從大多數孩子的觀點來看,跟父母兩人一起生活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儘管學校裡半數孩子都不是都這樣。當這種環境被破壞了,就必須面對一個全新未知的世界。

所以作為父母,你應該能想像到孩子會出現的焦慮和恐懼的反應,還有傷心和憤怒。你可以安撫他們的情緒並給他們面對現實的勇氣。

*你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幫助他們度過難關:

1.始終如一:儘可能讓孩子覺得你和他們的關係會持久而穩定。
2.愛心:通過行動及語言向孩子表達關愛,讓他們知道你有多愛他們。
3.寬慰:告訴孩子,不管發生甚麼,就算是父母分開了,媽媽和爸爸還是一樣愛他們,還會與他們在一起。通過建立與孩子及離異方的良好互動為孩子樹立信心。

通過這些方法,你的孩子很有可能順利度過焦慮期,慢慢學會接受現實生活的改變。不過在這一過程中,他們需要時間去緬懷舊日時光從而接受新生活——就算是新生活會更好也是一樣。

*清楚表明這會是永久狀態

你不得不誠實的告知孩子你們的離異是永久性的,因為很多孩子對父母能重歸於好報有希望和幻想。

他們會持有這種希望和幻想很長時間,令你意想不到——特別是父母雙方都沒有與其他人建立固定關係的情況下。如果最後父母真的複合了,孩子通常又會說,知道嗎,我不能想像你們還可以繼續在一起生活,你們兩個實在格格不入。

這時候,你可以料到孩子還對複合存有幻想,這也不要緊,如果這能暫時給予他們一定的安全感也不錯。不過要記住不要因為孩子的幻想而要為他們付諸行動,畢竟你自己的夢想都沒有實現,有甚麼義務去實現其他人的夢想呢?

以下還有一些要點:

*你要對孩子負責任而不是滿足孩子的願望

你確實有責任為孩子提供足夠且正確的看護。這意味著當孩子提出類似「爸爸,你為甚麼不跟媽媽再在一起?」這種問題時,你要從你自己成人角度的經驗來回答,而不是從孩子的體驗中。你要說:「我知道你希望我們複合,但是我和你媽媽已經不能在一起了,這對我們都不合適——這對你來說也是不適宜的。」

當然,你如何回答要根據你孩子的年齡、個性和成熟度。瞭解他們的願望,同時要澄清這種複合是不可能成為現實的,你要認知孩子內心的想法並讓他們知道你有權利作出這個艱難但重要的決定。

對於你們夫妻關係破裂,你需要給孩子一些合理的解釋——再次強調,要適合於他們的年齡——當他們詢問時,顯然他們一定會問的。解釋要簡短而清楚,這樣他們不會覺得完全被蒙在鼓裡。而且要誠實,但不必過於真實:不要提及非常不愉快的細節。

*不要說前妻(前夫)的壞話

舉例說,如果你只是說類似於「我們自然而然就分手了」這類話,對孩子來講是沒有意義的。另外一方面,要避免說甚麼「你爸爸是個卑鄙的豬」或者「你媽是個放縱的母狗」這種骯髒的咒罵,罵孩子的另一方父母對孩子一點幫助也沒有。

你也許可以試著解釋為「你爸爸(媽媽)和我真的不能在一起生活了,我們在一起很不開心,一直為了各種瑣事打架……,我們嘗試調解(給出你的具體行動)但是沒有用,所以我們最好是分開。而且不管你信不信,這對你也是最好的。」

以上就是我能提供給你的一些提示。面對孩子的提問,恐怕就只能靠你自己了。我要給出的唯一基本原則就是避免個人語言攻擊,特別是,避免詳細的涉及兩性話題,畢竟對於小孩子甚至是十幾歲的孩子,總體說來,知道過多父母夫妻生活的細節沒甚麼好處。這只會讓他們陷入一些讓他們煩惱的隱私細節,況且這些與他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3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顏伶如波特蘭13日專電)「華爾街日報」今天報導,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人類學家指出,研究顯示當今美國家庭的教養方式,會讓兒童過度依賴父母。
  • 去年十一月大姐打電話來,要送剛上初三的外甥到遠隔一千多公里外的一個戒「網癮」學校戒「網癮」。
  • (大紀元記者肖甜綜合報導)對於嬰幼兒來說,家不僅是歡樂的城堡,同時也充滿危險。為了孩子的安全,最好認真排查一下家中10大安全隱患,並採取防範措施。
  • 古代傳統文化中,關於感恩的故事很多,其中「羔羊跪乳,烏鴉反哺」的故事最為著名,故事是這樣的:相傳,小羊對它媽媽說:「媽媽,您對我這樣疼愛,我怎樣才能報答您的養育之恩呢?」羊媽媽說:「我甚麼也不要你報答,只要你有這片孝心,媽媽就心滿意足 了。小羊聽後,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淚……小羊為了報達母羊的養育之恩,每次吃奶都是跪著的。它知道,是媽媽用奶水餵大它的,跪著吃奶是感激媽媽的哺乳之恩, 這便是「羔羊跪乳」。
  • 現代父母忙於工作與家庭,面對孩子教養問題時常會有力不從心的困擾。然而,家庭教育往往是最初期,也是奠定孩子人格特質的重要基礎,因此為人父母如何在百忙之餘,與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動關係也格外重要。
  • 大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生,經常聽到的一條職業建議是「追隨你的興趣」。鼓舞士氣的演講、畢業演說和勵志書籍中都充斥著這條信息。受到喬布斯(Steve Jobs)、蓋茨(Bill Gates)和凱瑞(Jim Carrey)等有影響力的人物的鼓勵,我們情不自禁地想效仿他們。
  • 人們曾普遍認為,如果學生能找到適合他們的學習策略,他們的學習將更有效率,也更有效果。從20世紀80年代起,量身定製學習方式開始流行。亨尼(Honey)和蒙福特(Mumford)等理論家創建了調查問卷,來幫助成人學習者確定他們的學習類型的。
  • 傾聽時,可以表達一些支持行為,如拍肩、給予安慰等。(Shutterstock)
    「聆聽、聆聽。我很想這麼做,但他什麼都不告訴我!」我不知道曾經從多少已經不抱希望的父母口中聽到這句絕望的抱怨。其實,光是打開心房和耳朵並不足以讓孩子說話!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