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基因改造滅種黑幕:食物要吃得安全(下)

傑佛瑞.史密斯(Jeffrey M. Smith)

人氣: 27
【字號】    
   標籤: tags:

在米契爾憂心項目的清單上,我們還可以加上:可能致癌、產生毒性、新疾病,以及先前討論過與rbGH和左旋色胺酸相關的其他影響。

還有無數種方法能讓產業界的研究人員竄改研究報告,以避免顯露出基因改造食品的問題。

比方說,在檢驗完整蛋白質殘餘量之前,安萬特公司是以比標準長四倍的時間加熱星鍊玉米;在孟山都公司用來餵食熟齡動物的飼料中,只有十分之一的蛋白質含量來自他們的基因改造黃豆;在進行牛乳荷爾蒙濃度檢驗前,研究人員給牛隻注射rbGH的量只有四十七分之一,而且將牛乳加熱的時間加長至一般的一百二十倍,看看荷爾蒙是否已經遭到摧毀;孟山都還使用強酸及國際標準建議量一千二百五十倍的消化酵素,來證明他們的蛋白質降解得有多迅速。

生病的牛隻會被排除在孟山都的rbGH研究之外,而在施打藥劑之前就懷孕的牛,則是被當成支持藥劑不會影響繁殖能力的證明;抗農達黃豆與天然黃豆成分上的差異,在公開報告裡都遭到刪除;餵食rbGH老鼠的抗體反應被FDA所忽略;餵食佳味番茄老鼠的死亡原因仍沒有獲得解答;安萬特公司用源自細菌的蛋白質來取代採自星鍊玉米的蛋白質……。

要是將利益衝突也算進來,還會出現一份更長的清單,包括有:在政府機關與產業之間的職務調動、特定目標的政治獻金,以及依靠產業贊助的科學家、大專院校和研究機構。

食品基因工程最具危險性的層面之一,就是企圖不斷壓制掩蓋反向的證據或憂慮。

本書提到許多曾經被鎖定為目標的對象,包括FDA科學家理查‧布洛斯、亞歷山大‧阿波斯托魯,以及約瑟夫‧塞帝帕尼;加拿大衛生部科學家席夫‧喬普拉和瑪格麗特‧海登;研究科學家阿帕‧普茲泰、英格納西奧‧查培拉及大衛‧奎斯特;作家馬克‧拉佩和布立特‧貝利;醫師山繆‧艾斯坦及撰寫他相關報導的記者;電視臺記者史帝夫‧威爾森和珍‧艾克芮。

上述這些人士與其他人嘗試著要警告大眾和科學社群關於基因改造食品的危險性,已經產生了顯著的成效。

孟山都和其他公司想要迅速推廣基因改造食品的展望,隨著國際社會拒絕接受的比例愈來愈高,其腳步已經逐漸緩慢了下來。

二○○三年五月十日,在倫敦有一個名為獨立科學小組(Independent Science Panel, ISP)的新組織,於一場記者會後正式成立。

致力於「為公眾利益提振科學」,這些ISP的創始成員是由二十四位科學家所組成,分別來自全世界各個不同的領域。

ISP發表了一份一百三十六頁的報告,標題為「支持無基因改造的永續世界」。

這份過程一絲不苟的研究報告總結了諸多壓倒性的證據,在在顯示必須立即禁止基因改造食品。

在報告的最後,科學家們重新整理出截至目前為止所出現基因改造食品爭議的主要問題特徵。

在你閱讀下列他們這份清單的同時,可能會讓你聯想到在本書中看過的例子。我希望此舉能夠讓你在描述這些論點時感到更有自信。

要掃除迷思不是件容易的事,絕不可能單靠少數幾個人的力量就達成。請你加入我們的行列,全心投入讓真相呈現,盡我們所能來保護這個世界和我們自己。這些科學家寫道:

我們發現以下這些層面尤其令人感到遺憾而且無法接受:

‧缺乏有關基因改造科學與技術的重要公共資訊;

‧缺乏基因改造社群的公共課責(public accountability);

‧缺乏關於基因改造危險性的公正獨立科學研究及評估;

‧監理機關和其他公共資訊單位的強硬態度,顯示出其散布企業宣傳資訊的意圖要大過於提供重要資訊;

‧在基因改造的研發及規範方面,充滿了商業與政治上的利益衝突;

‧對於嘗試向大眾傳播研究資訊,被認為會對該產業造成傷害的科學家進行壓制和誹謗;

‧基因改造的擁護者、立場原本應該公正的顧問,以及監理機關,都持續否認並反駁基因改造會對健康與環境帶來危險性的廣泛科學證據;

‧儘管有諸多證據顯示,不論是在實務上或實驗室裡,基因改造都已經失敗,但生技公司仍持續宣稱基因改造的好處,許多科學組織也反覆不斷強調這一點;

‧不願承認企業對於基因改造學術研究的贊助愈來愈少,現在連跨國生物科技公司(及其股東)和投資顧問也開始質疑「基因改造事業」到底行不行得通;

‧面對各種對人體健康、環境保護、食品安全、農民福祉和當地社區全都有益處,而且能讓農業永續發展之做法的相關證據,不是加以攻擊就是一概否定。

這些是我們的食物,一定要吃得安全。@(本文結束)

摘編自 《欺騙的種子:揭發政府不想面對、企業不讓你知道的基因改造滅種黑幕》 臉譜出版社 提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