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語的力量

Jasmine
font print 人氣: 21
【字號】    
   標籤: tags:

今天天氣很好,我換上運動裝出去散步,吹著不冷不熱的小風,很愜意。

回家的路上,順便去超市買東西。結帳的時候,發生一件非常讓人不悅的事。排在我前面的一位男士,拿了一堆硬幣付款。收銀員是個小姑娘,看上去也就二十多歲吧,一臉的稚嫩,一臉的青春痘。

我是非常理解的,小姑娘工作不容易,雖然耐心地幫那位男士數硬幣,但到最後男士卻說她數錯了。沒辦法,她只好再來一遍,一邊數一邊對我表示抱歉,說了一句:「大姨,麻煩你再等會兒……」

小姑娘後面說什麼,我一點兒沒聽到,時間似乎停滯在我聽到「大姨」兩個字的一刻。真的無語了,我年紀有那麼大嗎。不管怎麼說,皮膚還比她好。就算比她大,頂多是個大姐吧。大姨,已經不僅僅是個姨了,還加了一個「大」字強調。

從超市出來,回家的路上一直思考這個問題,真的是年齡不饒人嗎?回到家,扔下手提包就到穿衣鏡前面照,左轉身,右轉身,側臉照,正臉照。老公回家,我也讓他客觀、真實、甚至殘酷地評價一下我的外觀和年齡。

老公回答說,沒變老,和以前一樣。然後問我,到底怎麼了。聽我講完,老公哈哈大笑,感慨語言的力量真是無窮,「大姨」的稱呼足足攪亂了我一上午的生活。其實,說不準那個小姑娘只是當時太忙,說順口了,因為早上去買東西的多是大伯大媽的。

經過老公提醒,我才反應過來。是啊,自己並沒有老,而是潛意識裡對變老有所畏懼,所以才草木皆兵。其實,變老與否也不是別人一句話能改變的。就算被人叫「大姨」,也未見得真老;同樣,被人誇年輕,也不一定是真的青春。

平日裏還洋洋得意,覺得自己夠超脫,原來那只是還沒觸及到最脆弱的地方。心裡放不下的東西,只是簡單幾個字就會被戳痛。這麼說來,話語的力量很大。然而,對真正灑脫、看開的人而言,話語又不算什麼。時光的變遷中,可能多數人都會慢慢修鍊到不為外界話語所動的境界吧,不然為什麼說「六十耳順」呢?

──轉載自新三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物理另一個定律是動者恆動,除非有相同的反作用力在運作。我認為這個定律不適用於人類行為,至少在領導改變的領域內不適用。 你交代一項工作,希望能如期完成,到時候卻發現還差得遠。你去度假,回來卻發現你不在的時候,工作沒有什麼進展。
  • 中國傳統文化自古就十分重視誓言或者承諾。古人說:君子「一諾千金」,又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可見,遵守誓言和實踐承諾代表了君子的一種人格的力量。誓約,一旦被有德行的人說出,他們定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加以信守並且努力實現。
  • 建造過程中跨越兩個王朝的「塔高寺」( Ta Keo) 又名「茶膠寺」、「塔凱歐寺」。
  • 《論語.為政》曰:「見義不為,無勇也。」遇到正義的事,人們就應該勇敢地去做,稱之為見義勇為。見義勇為是一種高尚的傳統品德,是社會文明的精神動力。
  • 「謝謝你昨天的幫忙,真的太感謝了。」或者是「親愛的,有你在真好!」諸如此類的用句,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不時地會出現,每當說出心中真誠的感謝時,都能感到一陣陣暖暖的漣漪在心中擴散。究竟「感謝」是一種甚麼樣的力量?它對人生又會產生甚麼樣的影響呢?
  • 利用假期到教堂參加了一場教師生命成長的課程,活動內容別開生面,這是少數由基督教所辦理的課程; 活動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過於一位牧師,他帶領著我們禱告,也藉由禱告,希望這些師長,可以回到家裡,進到學校,也帶著孩子一起禱告。
  • (大紀元記者徐乃義台灣桃園報導)台新公益基金會舉辦「您的一票,決定愛的力量」活動,吸引30萬人次參與網路投票,入選的台灣老大人活力發展協會等七個單位,16日連同些微票數落選的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舉辦「台灣.愛.服務、八大團隊服務啟航」在中平國小誓師大會,更結合大專和中小學青年志工近百人,以策略聯盟方式分享資源、擴大服務,扮演企業公民角色。
  • 國會眾議員史密斯(Christopher Smith)問我:為什麼高智晟能夠承受那麼多的痛苦而沒有被打垮,是什麼力量支撐著他?雖然我與高智晟結婚二十年,我卻從未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我知道他是一個好人,他做著正義的事情,這些事情在我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無需理由的。可是這些原本天經地義的事情,在中國卻成了人們避之不及的恐怖事情。為什麼高智晟明知道為此要付出巨大代價卻還要去做?是什麼力量影響了他,支撐著他,使他成為這樣一個勇於犧牲的維權律師?
  • (大紀元記者吳英編譯報導)對於近期美國職男籃(NBA)紐約尼克球隊控球後衛林書豪掀起的「林來瘋」(Linsanity)旋風,媒體評論家拉許可夫(Douglas Rushkoff)在CNN網站撰文表示,林書豪迷人的表現除了其在運動場上的精彩演出外,其在團體中不屈不撓地扮演小兵立大功的精神,更發人省思。
  • 印第安納波利斯市住房管理局(Indianapolis Housing Agency)的IT主管道格‧曼利(Doug Manley)和太太琳恩‧曼利(Lynn Manley)一起觀看了3月14日晚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神韻演出,驚歎於演員們高超的技巧、精緻華美的服飾,並感謝神韻展示十分美好的主題——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神佛永遠在照看人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