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故事:神仙尊敬的人

鄭重
font print 人氣: 145
【字號】    
   標籤: tags:

一、碎碑雷擊,刻碑得子

唐代的著名醫學家孫思邈,一生致力於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千金翼方》等書,傳於後世。

孫思邈曾經在無意之中,救活了一條龍,後來由於龍的回謝,使他得到了龍宮的藥方。他用龍宮的藥方治病,效果很好,便將此藥方編入《千金方》中,刻碑,以傳後世。

當時,有個人知道了此事。這人為了牟取暴利,便立即把剛剛刻好的石碑,以官權霸佔為己有,拚命拓下(古代的一種複製方法)來,準備將藥方印成書賣,以致擊碎了石碑。很快,天降暴雨,那個霸權自利者,便被巨雷打死。

後來,有一位善良的人,自己出錢,再次請原先的那個匠人,重新刻了碑文。珍貴的《千金方》,這才得以傳之後世。

這位善良濟世的人,夜裡夢見孫思邈對他說:「你本來命中無子。因為刻了《千金方》,當得貴子。」不久,他的妻子果然懷孕,生了一個兒子。長大後,成為大貴人。

碎碑的人,只想著專橫霸道,自私自利;刻碑的人,只想著濟世利人。其結果是:只知道自利的人,他何嚐得到利益;只想利益他人的人,他自己何嚐沒有得到利益呢? 菩薩倡導「自利利他」的道理,從這裡就可知一二了。

二、劉大夏不露痕跡,消除弊政

明朝宣德年間,曾經派遣太監到西洋(當時稱爪哇以西的印度洋為西洋,並包括沿海的陸地)尋寶,花費不計其數,死人不可計算。

天順年間,有人建議皇上:再派遣人去西洋。皇上就命令兵部主事人項忠,參考過去的尋寶檔案,以制訂新方案。

當時劉大夏任郎中(官職名),他先到放案冊的地方,把案冊藏了起來。辦事人員找不到那些案冊,致使這件事就停了下來。

後來,項忠以丟失案冊的事,責問檔案的管理人員。劉大廈笑著說:「這是弊政(指下西洋尋寶事),即使案冊仍在,也應毀掉,以除後患。怎麼還要追問那些案冊的去向呢?」

項忠驚醒,對劉公(劉大夏)肅然起敬,道歉說:「您的陰德動天,我這個位子,應當屬於您了!」後來,劉大夏果然陞官到太保大司馬,子孫歷代貴顯。

推廣劉公的做法,那麼,世間一切有害的文字,都應當毀滅。誨淫誨盜的書籍、增長淫慾的春藥方、以及誹謗佛法的書籍,應屬重中之重;都應該銷毀,以免遺害後世子孫!

三、希望大家都做「神仙尊敬的人」

張乖崖在成都做官時,夢見自己被神仙招去。正在說話間,忽然有人進來,向神仙報告:「西門黃兼濟到!」當時便走進來一位束髮道人。那位神仙,便立即接待他,對他非常禮貌恭敬。

第二天早晨,張乖崖派人請「名叫黃兼濟的人」過來,黃兼濟到來後,張乖崖一看這人,完全是夢中所見到的那位束髮道人。

張乖崖問他:「你有甚麼善行?為甚麼神仙十分尊敬你?」

黃兼濟回答說:「我並沒有甚麼大善行。只不過在麥熟時,用平價收進,到第二年青黃不接、百姓生活艱難時,就用平價賣出。買進賣出,都是一樣的價格,對我沒有甚麼損害,對百姓就解除了危急。就是這樣罷了。」

張公(張乖崖)聽後,不禁感歎,連忙讓屬僚扶他到座上。張公連連向他禮拜。

一個人做了好事,利益百姓;神仙對他,都很尊敬。黃兼濟的行為事跡,可以廣泛地推廣。大家都知道了「做好事能受神仙尊敬」,就會有更多的人,去倣傚了!

(以上均據清代《安士全書》)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司農(官職名)曹竹虛說:他的族兄從歙縣去揚州,途徑朋友家。正值盛夏,此兄停下行程坐到友人的書屋中,覺得很是舒爽愜意。晚上就想住在那兒,朋友說:「這裡有鬼,晚上不可以住。」曹兄不管,非要住下。
  • 大家知道,北宋亡於金朝。北宋滅亡時,其京城汴梁淪陷於金兵,不僅平民百姓死傷無數,就連皇帝、太上皇都被掠到北國受辱,最後死於苦寒之地。對當時所有還呆在城中的人而言,那真是悲慘無比的一段遭遇啊。今天我要講的故事,就發生在北宋京城汴梁還沒有被金兵包圍攻陷的時候。
  • 明代,葉廣才是州縣的生員,他有出眾的才華。平常身體強壯健康,沒有疾病,以至到了老年,他的健康和思維,都沒有絲毫的衰減。
  • 有一位傻和尚,不知是哪裡人,也沒有姓氏。有人說他姓沈,也有人說他姓孫。無論冬夏,他只穿一件衲衣。他與人講的話,很不經意,然而事後卻能出人意料的應驗。傻和尚不飲酒,只喜歡吃肉,無論多少,全都吃光。張大木先生喜歡談禪,經過多方面的努力,傻和尚終於接受了他,願意與他交往。
  • 遇到秦軍,弦高大吃一驚,知道是要去打鄭國,回國報信已經來不及了。
  • 秦繆公是春秋時秦國國君,他心胸寬廣,推恩愛人,秦國在他治理下秦國漸漸成為霸主。有一次,秦繆公在岐山下打獵,他的一匹馬走脫了,被山下的鄉民捉住吃掉了。
  • 商朝建立後,傳到第九代太戊即位時,國勢已經衰弱,諸侯國漸漸的不來朝拜了。
  • 五代時有個大官叫袁象先,他其它本事沒有,要談起嗜錢如命來,簡直是天下一絕。他到處搜刮,苦心經營,臨終時積攢了財富幾千萬、房子四千間,並且用幾十萬錢打點朝廷上下,以求宮內宮外人人講他好話,名利雙收。這些財產他在油枯燈盡時還捨不的分給各個兒子花用,而是全部交給兒子之一袁正辭,才放心的撒手塵寰。
  • 吳明徹是南北朝時秦郡人,年輕時遇到侯景作亂,天下糧價大漲,秦郡人飢餓不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