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就職演說:期盼大陸政治更開放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2年05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吳涔溪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第13任總統馬英九於今(20)日,宣示就職連任,在就職演說當中,他強調兩岸會繼續深化交流,但並未談到將在任內,推動政治及軍事的交流,而是提到希望「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有更多機會交流與對話,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深化民主、人權交流

馬英九提到,過去四年,兩岸依循「先急後緩、先易後難、先經後政」的原則,推動兩岸交流,未來四年,兩岸要開拓新的合作領域,期盼兩岸民間團體在民主、人權、法治、公民社會等領域,有更多機會交流與對話,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更有利的環境。

他表示,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都是炎黃子孫,擁有共同的血緣、歷史與文化,也都同樣尊崇 國父孫中山先生。「我們不能忘記國父『天下為公』的理念,以及自由、民主、均富的建國理想。臺灣實施民主的經驗,證明中華民族的土壤,毫不排斥外來的民主制度。」

馬英九強調,他衷心期盼「中國大陸的政治參與逐步開放,人權與法治日漸完善,公民社會自主成長,以進一步縮短兩岸人民的心理距離。」

堅持憲法一中是中華民國

馬英九坦言,過去四年,雖然改善兩岸關係,降低臺海緊張,但仍有部分台灣民眾對大陸政策存有疑慮,他強調,中華民國憲法仍是處理兩岸關係的最高指導原則,兩岸政策必須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臺海「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基礎上,推動兩岸和平發展;而我們所說的「一中」,當然就是中華民國。

他表示,依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主權涵蓋臺灣與大陸,目前政府的統治權僅及於臺、澎、金、馬。換言之,二十年來兩岸的憲法定位就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地區」,歷經3位總統,從未改變。

他認為,這是最理性務實的定位,也是中華民國長遠發展、保障臺灣安全的憑藉。兩岸之間應該要正視這個現實,求同存異,建立「互不承認主權、互不否認治權」的共識,雙方才能放心向前走。

美三度軍售 加強防衛台灣

在國防上,馬英九強調,將繼續加強防衛台灣。「古有明訓:『天下雖安,忘戰必危』,我們不求戰,但絕不畏戰。」四年來,臺灣在國防工業自主、強化新一代兵力整建以及災害防救等方面,都有明顯成果。

在對外軍購方面,馬英九強調,自從其上任以來,美國已三度同意軍售臺灣,總計183億美元,不論是質與量都超越以往。他認為,擁有適當的防衛力量,使政府與人民更有信心與意願,繼續穩健發展兩岸關係。

馬英九說,未來四年,仍將向外採購無法自製的防衛性武器,也將完善募兵制及相關配套,在「防衛固守、有效嚇阻」的戰略下,以「創新、不對稱」思維,建立量少但質精的堅強國防武力。

他強調,將同時強化我國與周邊各國關係,積極參與國際事務,推動建立制度化的戰略對話合作管道,以捍衛中華民國主權與保障臺灣安全,並對區域和平做出貢獻。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