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金砖褪色 政策失序

人气 2
标签:

【大纪元6月18日报导】印度经济情势专题3之3(中央社记者何宏儒新德里特稿)印度政府内部的反对势力阻挠进一步开放,导致改革引擎熄火、经济前景黯淡。若情势无法逆转,不但会重创总体经济发展,更将导致印度金砖“热门投资地点”的光环尽失。

印度5月下旬大幅调涨汽油价格,幅度创下历来新高。民怨沸腾后,政府立刻以调降汽油增值税,以降低价格增幅来因应。结果不但没有讨好到民众,反而再陷政策反复不定的泥淖。

印度政府“政策急转弯”做法其实司空见惯。就在经济成长率创9年新低的同时,政府去年宣布开放外人投资多品牌零售业,结果在执政联盟其他盟友压力下,又收回成命。其他类似的近例还包括火车票涨价、退休金改革、课征回溯税方案等,当局都在压力下,无力坚持政策。

国大党(Congress)在联合政府盟友及反对党的压力下,已暂停一系列经济改革计划,不但开放外国航空业者投资国内航空业没有进展,直接税法、货物及服务税法等法案的推动也停摆。

面对外界批评,执政当局则是千篇一律表示该做的都做了,并将经济放缓归因于国际油价飙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等“不可掌握的因素”。

国际信用评等机构标准普尔公司(Standard & Poor’s)日前警告,印度可能成为第1个丧失投资等级信评的金砖国家(BRIC)。但财政部长穆克吉(PranabMukherjee)仍重弹老调,一方面表示政府持续掌握状况中,同时也喊话表示,对数月后经济情势将出现反转信心满满。

然而,经济改革引擎熄火其实来自政治反动。最讽刺的是,阻挠经改的势力就来自国大党(Congress)内部及其联合政府盟友,而不是反对党。执政联盟内既得利益者抵抗进一步改革开放,以免损及自身利益,即使因此牺牲国家经济发展,也在所不惜。

印度的高通货膨胀率、高巿场利率、政府救巿政策慢半拍、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加上最近几个月来生产成本飙升、投资减缓,已严重冲击工业生产。

印度中央统计局(Central Statistical Office)日前公布的4月工业生产指数年增率虽已由负转正,从3月的修正值-3.2%转为+0.1%,但与去年同期年增率5.3%相去甚远。

其中,制造业年增率由去年同期的5.7%降为0.1%;矿业自1.6%降至-3.1%;中间财(如原料、零件等)自3.9%降为-1.4%;资本财(如机器、厂房等)更自6.6%降为-16.3%。

持续生产停滞的警钟唤不醒决策当局改弦更张。由于改革方案迟迟无法推出,印度经济成长已明显陷入困境。严峻情势更造成巿场恐慌,导致投资却步、外资抽腿。

抗拒进一步改革开放的反对势力如果持续得势、决策者如果延续投鼠忌器和举棋不定的施政作风,不但会重创总体经济发展,更会让这块金砖黯然失色,使“热门投资地点”光环尽失。

相关新闻
印下修经济成长率至7%
印度上季成长约6%  降息压增
印总统:很快将重返高增长轨道
印度下年度经济成长率7.6%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