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愛 流轉不息

奶油貓
font print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我們要做自己!」是現在女性間很流行的一句話,為什麼「做自己」會引起那麼大的共鳴,令人頗感興趣。

回首古今,女性長成後婚嫁、生育,成為母親,為家庭不斷付出。「男主外女主內」 事實上是神為人定下的社會倫理規範,在其中,男、女依其特質各司其職,將社會、 家庭的責任扛起,從而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養」。

但自從二十世紀開始,女性時興「走出家庭」,到工作場所與男性一較長短。於是「當女人好累」的呼聲四起,因為現在女人從此必須身兼好員工、好媽媽、好太太、好媳婦、好女兒…等等多重身分,在家庭與職場間疲於奔命。

台灣導演吳念真拍了一部紀錄片《台灣女人》,將上一代台灣女性為家庭子女犧牲、 還要兼顧工作的勞苦拍得入木三分……但是現代環境改變,隨著女孩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越來越高,女人的能力越來越強,也就有越來越多的女人不再甘於站在「成功男人 」的背後。

於是我們看到現在在各行各業出現大量的成功女性,她們認為她們母親那一代是為了家庭、為了他人犧牲的一代,而現在她們也有了經濟能力,她們不願再犧牲,於是她們開始願意花大錢善待自己,「自我」的分量在心裡越來越重,從而對「付出」開始不屑一顧。

其實反過來說,的確,如果「付出」是為了「討好」他人,那這種付出的背後藏著分量很重的「條件」,令接收者感覺沈重、喘不過氣。我們都有遇過一種情況,當接受別人的好意時,卻感覺到對方要求「回報」的期待,這種壓力有時甚至會超過好意的比重,有時讓人不知所措。

如果處於這種自我意識非常強烈的情況,的確,那女性說要「做自己」某種程度上也 可以說是對自己誠實吧,不再有意的付出換取他人的回報。

但是,回過頭來問問吳念真鏡頭下的台灣女人,她們的「犧牲」是否要求「回報」?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深愛父母,如果他們病了、老了,照顧他們是否是一種「犧牲」?是否會要求他們要回報?

我們深愛先生、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煮好飯菜,看他們吃得開心的笑顏,是否會充滿怨懟?

答案是「不會」。

那是因為--愛。

說到這兒,奶油貓覺得很汗顏。因為奶油貓是標準的大小姐,從小在家父母寵上天, 早上一醒來就有最愛的早餐放在床邊,到二十幾歲還是連洗碗都不會,連水果都是吃已剝好、切好的;嫁人以後,公婆跟爸媽一樣寵先生跟我,常常做好吃的飯菜叫我們帶回家。有時一起吃晚餐,說要洗碗,婆婆會擋在廚房門口叫我不要進去,或者把碗搶過去說「出去出去,這裡我比較熟啦!」

那也是因為愛。

但等這一陣子忙完,奶油貓就要開始學烹飪,想看看家人為了營養美食笑開懷的表情… …

因為,愛,應該要流轉不息。 @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自強不息孔淑美︰我是精神大富翁孔淑美的皮雕作品都是手工精心製作。(自由時報記者劉婉君攝)自強媽媽孔淑美靠著皮雕走出喪夫的悲痛,勇敢面對人生挫折。(記者劉婉君攝)孔淑美的皮雕作品都是手工精心製作。(記者劉婉君攝)自強媽媽孔淑美靠著皮雕走出喪夫的悲痛,勇敢面對人生挫折。(記者劉婉君攝)
  • 神韻巡迴藝術團於3月22日下午在康州哈特福德市(Hartford)布什耐爾劇場(The Bushnell)的壓軸場演出圓滿落幕。各界人士匯聚一堂共賞神韻,一個個富有韻味的中國古典舞,中國傳統文化、歷史和神話故事以獨特而豐實的內涵從舞台上奔湧而出,觀眾們的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著名歌唱家天歌演唱結束,全場爆發了持續的掌聲,有觀眾把雙手舉過頭頂不斷的鼓掌,觀眾的投入和熱情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
  • 荏苒的星月 更替的樹葉 當年和現在 都是失去了的歲月
  • 筆者經常喜歡到外面去吃飯,儘管已來美多年,仍偏愛中華美食。大羅利三角區內的各大中餐館,雖然稱不上如數家珍般的熟悉,但大多留下過筆者的身影。
  • 這幾年下來,因為在夜校教書之故,披星戴月早已成了習慣,某天下班,車上了高速公路,廣播裡傳來一這首熟悉的卡農,樂聲承載的回憶又讓我想起了母親,彰化到台中不過幾分鐘的車程卻足以讓我淚眼婆娑,下交流道後車停在路旁的我泣不成聲,情緒再度潰堤……
  • 婆婆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母愛,然而,她對兒孫傾盡心力的付出,表現出她偉大的母愛,她不愧是一位傑出的慈母。
  • 大人的思維終究與孩子不同。大人關心名次,而孩子關注參與的過程。整個過程中的體驗對孩子來說是新鮮的,他們便感到快樂。拿到什麼名次,並不影響孩子的心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