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殘疾人法案簽署22年 紐約辦論壇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2年07月3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天成紐約報導)為紀念《美國殘疾人法案》(ADA)簽署22周年,7月30日,美國勞工部(DOL)聯邦契約規範計劃辦公室(OFCCP)紐約分部在聯邦廣場大樓主辦論壇,呼籲喚起公眾對殘疾人族群的關注。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United States Census Bureau)的報告,美國人口中有5,100多萬人(占總人口約18%)有某種形式的殘疾,其中約3,250萬人有嚴重殘疾。殘疾人法案改變了千百萬人的生活。

1990年7月,美國前總統布什(George H. W. Bush)簽署了《美國殘疾人法案》,該法案在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與《民權法案》相應的保護措施,體現了美國在保護那些有身體或精神缺陷的殘疾人方面達成的社會共識。

勞工部聯邦契約規範計劃辦公室主任Patricia Shiu回顧了《美國殘疾人法案》(ADA)簽署的背景和對民眾產生的積極影響,她並介紹了殘疾人、退伍軍人和勞工的權利和受歧視的定義及範圍。

Patricia Shiu表示,OFCCP的宗旨就是保護勞工、推廣多元文化以及執法落實,把握聯邦政府項目的承包和合同等的合理分配和標準,以保證勞工不會因為種族、性別、膚色、宗教、國籍、殘疾或受保護的退伍軍人身分而受到歧視。

1973 年的《康復法案》(Rehabilitation Act)禁止「任何獲得聯邦資助的項目或活動」實行歧視,同時,1975年的《殘疾人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規定並保障殘疾學生獲得「免費的應有公共教育」。《美國殘疾人法案》將這些法律保障進一步擴大到私有企業僱用人員和使殘疾人能進入公共設施的領域,就如1964年民權法保證了所有人民的權利一樣,不分種族、性別、國籍或宗教,保障所有殘疾人士全面參與美國社會。此後頒布的很多法規和法院訴訟案,都對殘疾所涵蓋的範圍和「適當的安排」作了十分具體的定義。

OFCCP分部主任Michele Hodge、美國均等就業机會委員會主任Judy Keenan、教育部高級組長Erin Gimbel、司法部社會關係服務部門地區主管Reinaldo Rivera, Jr.、房屋城市發展部高級專員Dinorah Velez、衛生及公共服務部地區主任助理Lisa Anderson、市長辦公室殘疾人事務處主任Victor Calise、納蘇縣法院審理廳Kenneth J. Kunken、Viscardi中心研究員Chaim Adler等出席了論壇。多位殘疾人士受邀以親身經歷講述了他們在生活中的遭遇,以及他們如何度過難關並在政府的政策下受益的故事。

多位殘疾人士受邀以親身經歷講述了他們在生活中的遭遇,以及他們如何度過難關並在政府的政策下受益的故事。(攝影:陳天成/大紀元)

Patricia Shiu在接受記者專訪時還談到,她的家庭背景讓她特別理解移民和亞裔所面臨的困難,她表示,由於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權利,在找工作時或工作中受到歧視也不知道該怎麼做,她鼓勵更多殘疾人和在就業過程中受到歧視的民眾主動聯繫當地的OFCCP辦公室尋求援助,如果查後屬實,OFCCP將採取行動,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同時,如果OFCCP辦公室人員處理不當,受害人同樣可以投訴OFCCP。各地區辦公室信息可上網查詢,網址是 ︰www.dol.gov/OFCCP。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