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GDP保2破功 專家:依賴中共 出口嚴重衰退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2年08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莊麗存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17日公布最新經濟預測,由於出口衰退幅度擴大,且歐債問題難解、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民間消費與投資也下滑,GDP(國內生產總值)下修至1.66%,今年經濟成長「保2」破功。學者認為,馬政府使台灣經濟高度依賴中國,近幾個月來出口持續嚴重衰退,錯誤的政策搞壞了經濟。

出口衰退持續擴大

主計總處表示,今年GDP持續下修,主要是出口持續衰退,上半年出口已衰退4.7%,不過,主計總處7月底仍預測下半年出口正成長4.87%。主計總處提到,隨全球經濟走緩,國際貿易成長減弱,擠壓我整體出口成長空間,加以近年中國大陸產業供應鏈日益在地化與漸往內陸移動,與積極發展面板、太陽 能及若干策略性產業,兩岸逐漸由互補轉為競爭態勢,以及國內高科技廠商面臨來自國際大廠更大的競爭壓力等,均限縮我國部分出口動能。

馬政府誤將ECFA視為萬靈丹

國立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批評,馬政府一味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當作萬靈丹,但是實施一年多來,不但「貿易代替投資」的效應沒有產生,反而更加引發台灣產業相繼移往中國。他說,我們以前想用台灣的中上游去結合中國的中下游,但中國現在也在搞進口替代,自力發展中上游產業的態勢相當明顯。兩岸將從互補轉為競爭,對台灣來說,中國這個出口市場將「無以為繼」。

他提醒,台灣應該分散產業風險,不應該將資源過度集中於資通訊產業,而讓佔台灣企業家數98%的中小企業無人照顧。他說,政府應該著眼於思考如何提出能夠從根本改善結構性問題的解決之道。

前總統府國策顧問黃天麟說,現在馬政府對中國全面開放、推行一中市場,使得台灣被邊陲化的問題更加嚴重。在馬政府錯誤的政策下,台灣經濟不可能脫離困境,因為我們嘗試想做的任何投資都會被中國吸納。尤其是簽下ECFA之後,台商更能夠通過東協加一自由貿易區的好處增加對中國投資。

新台灣國策智庫董事長吳榮義認為,中國是一黨專政國家,對台灣還一直抱持有政治野心,中國與台灣的經濟交往背後必然也包藏有政治動機,我們需要更加審慎,政府也有義務把其中的風險告訴人民。

民間消費投資下滑

主計總處指出,除了出口衰退,由於國外需求不佳導致廠商接單持續下滑,影響廠商投資意願,近來全球景氣走緩,企業獲利不佳,股票市值與實質薪資同步縮水,衝擊消費信心與意願,今年民間消費及投資均不如預期,也是GDP下修的原因。

主計總處也預估,今年平均每人GDP與GNP(國民生產總值)分別為2萬222美元與2萬799美元,CPI(消費物價指數)上漲1.93%;明年經濟成長3.67%,每人GDP與GNP分別為2萬643美元及2萬1,225美元,CPI上漲1.08%。

另外,主計總處也公布2011年家庭收支調查結果,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貧富差距,依每戶5等分位,最高20%與最低20%家庭可支配所得差距為6.17倍,較2010年的6.19倍,略減0.02倍;每人5等分位所得差距4.29倍,微增0.04倍。

責任編輯: 林惟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