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做校園營養午餐(下)

作者:葉子編譯
【字號】    
   標籤: tags: ,

從早餐開始

俗話說「早餐吃好,午飯吃飽」。早晨起床後,人體已有10多個小時沒有進餐,胃處於空虛狀態,此時的血糖水準下降,早晨起床活動後,身體血糖水準會繼續下降。這時如果還不進餐,體內就沒有足夠的血糖可供消耗,人體會感到疲勞、暴躁、易怒、反應遲鈍。

對於兒童來說不吃早餐會影響到他們的生長發育和學習成績。美國的一項調查顯示:不吃早餐的兒童,全天能量、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某些礦物質,如 鈣、鐵、維生素B2、維生素B12、維生素A、葉酸等的攝入都要低於吃早餐的兒童。而且,早餐所提供的營養素很難從午餐或晚餐中得到補充。有專家對1000名小學生考試成績的研究指出:吃早餐的學生比不吃早餐的學生成績好。而且早餐的分量和內容也和學習成績有關。除此之外,還有的營養專家表示,吃早餐的孩子不宜發胖。

華人孩子的早餐可以採取中西方結合的方式:

中式早餐:饅頭、麵包、麵條、混沌、小籠包、火腿、雞蛋、米粥、炒飯、泡飯、牛奶、豆漿等。
西式早餐:wheat biscuit, Muesli, cornflakes, porridge, toast, baked beans, rice puffs, milk。

www.breakfast-eaters.org.nz是新西蘭一個關於如何準備早餐的網站,也許會給你一些新的啟發。

關於三明治

三明治(Sandwich)是一種典型的西方食品,以兩片麵包夾幾片肉和乳酪、各種調料製作而成,吃法簡便且經濟實惠,廣泛流行於西方各國。健康的三明治可以包含各種營養,如穀類、乳製品、蛋類、蔬菜等,是西方兒童常見的午餐食品。

常用的三明治填料有如下幾種:

單一填料:
果醬、花生醬、火腿、蜂蜜、baked beans、黃瓜、乳酪

多種填料:
乳酪可與下列食品搭配
番茄、黃瓜、生菜、碎的鳳梨(罐頭)、火腿

花生醬可與下列食品搭配
香蕉切片、蘋果片、鹹肉(Bacon)、胡蘿蔔絲

雞蛋可與下列食品搭配 (您可以用煎蛋,也可以將熟雞蛋攪碎,少加一點牛奶或者沙拉醬讓雞蛋更粘稠一些。)
生菜,火腿、鹹肉

金槍魚(罐頭)和生菜 (可將金槍魚罐頭中的水分擠出,加一些沙拉醬。然後放在生菜上面)

為了讓三明治變的更吸引孩子,您還可以將做好的三明治用做餅乾的模子切成各種形狀。或者做成三明治卷,即將做好的三明治卷起來。

學習baking (烘烤點心)
用烤爐自己烤制各種小點心其實並不難,在許多網站上您可以下載製作的詳細指南。在下面的這個網站上www.kidspot.co.nz,我發現有200多種各類午餐小點心,如果您有時間的話,不妨一試。這樣孩子的午餐盒就會更豐富了。許多點心可以冷凍,所以您只需在週末的時候做好後冷凍,以後需要時隨時加熱就可以了,非常節約時間。自己動手的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如果您不喜歡孩子吃太甜的食物,您可以將原有配方的糖適當減少,這樣點心中的含糖量就會有所控制。

小零食
很多孩子喜歡吃一些小零食,以下一些有營養、含糖低的食品您不妨一試:
Fruit Jelly, 各種乾果如葡萄乾、杏乾(Apricot)、乾棗 (Dates) 等, 爆米花、各種堅果, 乳酪片(Cheese slice),小袋的薯片(建議不要每天都有),Muesli bar (水果類), Plain biscuit (各種含糖低的餅乾)。

不同國家的風味食品
中國春捲(Spring roll)、日本壽司、日本飯團、中東炸蠶豆丸子(Falafel),義大利匹薩餅乾美國熱狗(American Hotdag)

(完)@*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過剩營養午餐變身愛心便當營養午餐剩菜變成獨居老人的愛心便當,新竹市民富里與民富國小將學童過剩的飯菜,做為送給低收入戶、獨居老人和身障家庭的晚餐,推行半年來,幫助許多獨居老人及家庭。(自由時報記者洪美秀攝)營養午餐剩菜變成獨居老人的愛心便當,新竹市民富里與民富國小將學童過剩的飯菜,做為送給低收入戶、獨居老人和身障家庭的晚餐,推行半年來,幫助許多獨居老人及家庭。(記者洪美秀攝)
  • 學齡期兒童由於運動量顯著增大,智力、記憶和思維能力明顯提高,要求較高熱能、充足蛋白質及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來滿足體格、智力的發育。每天新西蘭的大部分孩子們都是自帶飯盒在學校就餐,營養豐富、健康的午餐能保證孩子們的身體發育和補充他們大量的體力消耗,而且有利於提高孩子們的注意力。
  • 以下將告訴您準備午餐的一些小技巧。
  •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 對父母或教育者來說,最嚴重的兒童教育錯誤,就是對走上錯誤道路的兒童預言悲慘的結局。這類愚蠢的預言會助長兒童的怯懦,讓情況無限惡化。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以正面積極的態度鼓勵兒童。
  • 我們必須從「激發這類兒童的勇氣,並讓他們相信自己的長處與能力」來進行治療。
  • 在成長到學齡的這個階段,孩子們正在培養和練習幫助新朋友、與他人相處和交友能力。還有自我調節和理解他人觀點的能力。
  • 學齡兒童往往喜歡獨立,但他們仍然需要你的愛、關注和認可。在成長和探索的過程中,孩子也需要一些限制和指導。這些限制可以幫助你的孩子感到安全,並為開始上學後的新規則、慣例和責任做好準備。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 我們知道,不勞而獲的成功多麼容易轉瞬即逝,因此訓練兒童滿懷企圖心沒有什麼好處;更重要的是訓練他具備勇氣、堅忍和自信,這樣他才能體認到失敗時永不氣餒,而且應該視「失敗為需要被解決的新問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