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元智 挑戰「橋─10公尺跨距」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3年01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建霖台灣桃園報導)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結構與造型概論課程,教導學生認識不同材料構造的特性,並由學生親手實作,製成蛋容器、木橋、飛行器等作品,在校園舉辦作品公開測試活動,過程精彩刺激,鼓勵學生找到親手操作的樂趣及成就感,進而更瞭解創作之本質。

結構與造型概論課程作品-千牽(攝影:陳建霖/大紀元)

結構與造型概論是該系三年級學生必選的課程,以建立學生基礎構造觀念,訓練以構造出發的美學能力為課程目標,授課老師陳冠華在課程中介紹紙、木、金屬三種構造,為使同學們能更深入瞭解構造的本質及其與材料間相對的關係,並以分組實際操作的方式做作業,由老師評量當作修課成績。

期末作業於11日舉行的「橋─10公尺跨距」活動中進行驗收,指導老師陳冠華要求同學以「弓─張力與拉力」和「橋─跨距」兩個主題為出發,以建立學生基礎構造觀念,訓練用構造出發的美學能力為課程目標,讓學生進行結構與造型的操作及練習。

在「弓」這個主題中,學生透過手的操作,自行製作弓箭並且要能射出50公尺的射距才算通過,藉由不同材質的測試,找出最適當的材料發揮張力與拉力最大的效果。

在「橋」這個主題中,全班25人分為五組,在元智三館草地上製做五件不同造型的吊橋。吊橋的條件,高度不限、跨距為10公尺,並在1月11日發表當天,每組同學派一位同學在各組的吊橋上行走,才算通過此次測驗。同學們先是藉著縮小比例的模型操作討論,出設計概念以及材料的選擇,並在一周內將模型實作出來。

由陳韋綸及其他同學所共同組成作品【拾壹】,其設計的造型是參考雙人芭蕾的概念去進行,男舞者雙腳蹲姿和女舞者單腳站立的瞬間平衡姿態,形成分別為單支和雙支點的兩個橋墩。採用桁架結構來穩固本身結構的穩定性,以漸縮的方式向上延伸,外型上構成有曲度變化的結構。

陳冠華老師表示,除了課堂上的課本授課,透過實做的課程設計,讓學生們親手操作,才能夠真正瞭解困難點在何處,學習成效遠勝過背誦記憶,而學生們在過程中經由團隊合作、付出時間心力、克服困難,最後得到成就感的快樂,都將內化為他們自己價值觀、品格的一部份,對未來從事創作設計工作將有極大助益。(責任編輯:呂美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