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研奶粉列储备品限出口

【大纪元2013年01月3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静荣综合报道)香港奶粉短缺问题仍未解决,继续有市民投诉多个受欢迎奶粉品牌缺货。政府称,正研究多项针对奶粉供应的措施,包括修例将奶粉列为储备商品,限制离境,新措施预计两、三日内公布。

食物及卫生局局长高永文昨日承认,水货客在港抢购,导致个别牌子奶粉缺货。他称政府正研究新措施,确保本地母亲能购买奶粉,包括研究修例将奶粉列为储备商品、限制出口数量;亦会要求供应商加强制裁不守规矩的零售商,包括警告及限量供货,确保本地母亲能购买奶粉。新措施两、三日内会公布。

高永文指,香港人口比澳门多,很难像澳门一样用奶粉咭制度供应奶粉予本地婴儿,但可以完善集体供货方法,包括政府介入改善供应商电话订货热线的功能、及确保供货日期,又会公开每个牌子的奶粉建议零售价予市民参考。

据了解,政府正研究限带数量,如果每次带2至3罐,估计婴儿可以吃2至3周;如果每次带6罐,便容易变成走水货,未必有成效。另外,亦考虑跟内地加强沟通,严格盘问旅客携带的奶粉是自用还是转售。订奶粉热线方面,政府正研究是否用政府热线1823帮市民订奶粉,或设立新热线电话。

奶粉商美赞臣表示,如果确认有零售商捆绑式销售或抬高奶粉售价,会先减少一半供货给有关零售商,情况没有改善,会建议经销商停止供货,过去曾有零售商被停止供货,又指会加快处理奶粉热线的订货需求。

民主党议员涂谨申指,没有理由花公帑帮忙订奶粉,建议设立机制,让顾客向零售商订购奶粉,先支付两成订金,数日后取货。他说,机制除了对市民和零售商来说双赢外,政府也可以从中了解奶粉供应的情况。如果香港妈妈仍买不到奶粉,就应该考虑比较极端的修例做法。

所谓储备商品,一般均是食物,存货由政府管理,以应付突发的短期供应不足或其它紧急情况。现时,香港只有食米是法定储备商品,储备额必须足够维持香港居民15日的食用量。供应商必须保留存货纪录,令政府可随时监察存货量,并且向公众公布,避免抢购。◇

相关新闻
香港医管局行政总裁高永文表达辞意
梁智鸿离职触动高永文请辞
高永文:医疗资源不可再削
高永文指医疗资源不可再削减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