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行吟:放下牽掛,送上祝福

作者:方靜
font print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應該有半年的時間了,每天上班途中,在車水馬龍、熙來攘往的這個十字路口,有九成的機率,會因為等待紅燈停駐而遇到她──一個賣玉蘭花的婦人。

起初,並不在意,綠燈亮了,便匆匆忙忙、揚長而去,不曾多想甚麼;但是,長期下來,漸漸發現,自己的心情有些微妙的變化,有一點忐忑不安、有一點七上八下,常常希望能夠一路順暢,別遇上紅燈、別遇上「她」才好。奈何,事與願違,設計好的交通流量管控,每天總有90秒的時間,我們在同一個空間裡交會………

看她行禮如儀、泰然自若的穿梭、游走在車陣中招呼、兜售,車內的我惶惶不安、如坐針氈,為她的安全擔心,也為她的生意掛懷。既希望她的生意好,可以早早離開;卻又希望她的生意不好,能夠不要再來,左思右想、瞻前顧後,矛盾極了!當然,自己在「買」或「不買」之間,感到兩難,所以,至今未曾出手購買。

就這樣,有時記得、有時遺忘,日復一日、週而復始,歲月無聲無息的溜逝,直到那一天,在微雨的街頭,才恍然大悟,原來一切純屬杞人憂天、庸人自擾……。午後,因為已經辦完要事,心情格外輕鬆,我一面開車、一面欣賞雨景,好不愜意!雨中的天空清澈明亮、大地詩意盎然,入眼之處,盡是賞心悅目、舒適怡人!

突然,一位拾荒老者,推著他的「收獲」,好整以暇的自斑馬線走過;路口的三角地帶,賣番茄的小貨車老闆,若無其事的繼續營業;轉個彎,補習班門前,賣紅豆餅的小販,也開始工作了,他們都孜孜不倦、風雨無阻,各自在尋找「出路」,那麼,賣玉蘭花的婦人,不也是如此嗎?我又何必自以為是的感傷與悲嘆呢?

老子《道德經》中有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視同仁,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視同仁。也就是「天施地化,不以仁恩,任自然也。」因此,芸芸眾生各有機緣、自有造化,何須多慮、多言,且放下牽掛,送上祝福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家族聚餐的午後,大伙兒在客廳閒聊,十七歲的外甥Hank,突然開口向我借閱當代名家詩集。頓時,我喜出望外,像找到知音似的,顧不得與姐妹們還在進行柴米油鹽、兒女情長的話題,一抽身,就飛進了詩意國度,與這位翩翩少年談起往日情懷,那般赤忱、悸動,成了這秋日裡美好的篇章……
  • (shown)未來是屬於神的,只有祂才能揭露未來,而且通常是在某種特別的情境下才能揭露。
  • (shown)當「意外」來敲門的時候,很希望自己能夠──擁有周全而充分的智慧和勇氣,可以從容優雅的開門,然後,不憂不懼的迎接它們!
  • (shown)對於這個「無限」的誘惑,「需要」與否,是唯一的衡量基點......
  • 儘管「立冬」已過,「小雪」在即,但是,這詭異的天候,除了早晚微涼之外,白日還是燠熱難當,有如盛夏一般。而活潑好動的孩子們對時序無感,理所當然的還沉浸在夏天熱鬧、歡樂的氛圍裡,似乎不知秋日已遠、冬季到來………
  • 夜半驟雨,嘈嘈切切、錯落紛亂,擾人清夢。我自喧鬧中醒來,難以成眠,不想再輾轉反側,索性披衣坐起,和雨聲、黑夜、寂靜共度這「濕意」的一宿……
  • 朋友生性審慎,處事力求完美,連「住房」的講究,也不例外。偶爾,聽他娓娓細訴自地自建「夢幻之屋」的計畫,說得如癡如醉、頭頭是道,我常打趣的回應:「你往來的都是公司老闆,和企業負責人,豪宅看得多,胃口也跟著養大了!」他不以為忤,堅持寧缺勿濫,還在仔細評估、尋尋覓覓之中......
  • (shown)真相是眼睛無法看到的;只有用心才能看得透澈。
  • 回顧從前,當我們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發現:點燃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那些對當時被視為苦難遭遇或事件的覺察和努力。「盡人事,聽天命」,瞭解這個道理,即使時光無法倒流,那麼,對於得失、成敗,也能夠處之泰然、無所罣礙了。
  • 這兩位母親相擁而泣,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神蹟,提醒人們無私地幫助他人,總會有一天得到回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