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六年級生蜜棗達人 吸漂鳥返鄉

人氣: 8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0月1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18日電)37歲的潘志民領導屏東縣高樹果樹產銷第24班獲全國10大績優產銷班,創新的種植蜜棗觀念,吸引年輕漂鳥返鄉務農。

2013年全國10大績優農業產銷班揭曉,高樹鄉農會輔導下的果樹產銷第24班在全國4000多個產銷班中脫穎而出,第24產銷班作物以蜜棗、木瓜為主,班長是37歲從都市返鄉回來種蜜棗不到5年的潘志民。

潘志民以生產頂級蜜棗具高知名度,返鄉接下父母的蜜棗園後,他以自然農法種植蜜棗,重視「疏果」(去蕪存菁,讓果樹養分集中給較好的果實)及果園管理,光要疏果就和父母有很大的衝突。

潘志民舉例,一顆樹若有百顆棗,應把其中50顆較不好的棗摘掉,讓養分全部給50顆較好的棗,這就是疏果的目的,他認為棗子市場應定位在重質不重量,1棵樹留的棗果有限,其他都拔掉,讓留下來的果實得到更好的照顧,果實更大更甜更美。

潘志民種棗子資歷不深,但帶領班員學習新觀念、新技術、新作法,接下班長的職務,面對一群60、70歲父執輩,光觀念的溝通就花了不少時間。

他說,很多班員還是捨不得疏果,但他總是以身作則當示範,當年節過後,棗子價格滑落時,他在年節已出清9成多,而且價格比市價高出2-3倍。

屏東縣政府農業處表示,高樹果樹產銷第24班,目前班員12人,面積約18公頃,光蜜棗年產量450公噸,年產值超過新台幣2000萬元,在潘志民領軍下,創立寶島南方棗的品牌,通過吉園圃認證及環保農園驗證。

高樹果樹24產銷班是很多產銷班學習觀摩的對象,因此也吸引不少年輕漂鳥返鄉務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