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中国”挑战中共 外媒探中国各类稀缺困境

人气 6

【大纪元2013年10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秦雨霏编译报导)位于芝加哥的鲍尔森研究所研究员马旸(Damien Ma)和PNC金融服务集团高级国际经济学家叶文斌(William Adams)撰写的新书《稀缺中国》,探讨了中国在许多方面的稀缺—从自然资源到政治限制,谈到“地大物博”中国已陷资源稀缺困境,影响到经济的发展,中共也面临“体制稀缺”的挑战。

目前经济增长模式严重恶化资源稀缺

彭博社10月7日发表了对两位作者的专访。

自然资源稀缺已限制中国的发展。马旸对彭博社表示:不管从哪方面看,中国人均自然资源比例都偏低。而中共目前的增长模式严重恶化了从水到土地到能源等各类资源稀缺。

他说:随国家估算增长的环境和资源成本,依靠大量消耗有限资源的增长模式,其造成的后果在未来十年将会更加明显,更不要提气候变化加剧可能进一步增加这种资源稀缺的压力。

水稀缺将是最严重的挑战

他特别强调,水稀缺将是最严重的挑战。

他举例说:中国人均淡水量大约只是世界人均量三分之一。随着中国继续城市化,不仅仅是来自于工业和农业,而且来自于城市消费者,未来中国对水需求的竞争将更显着。

相比较美国,一望无际的肥沃土地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令人羡慕的。美国仅密西根湖含有全世界淡水的4%,而人口只有中国四分之一。

高质量教育在中国是稀缺资源

高质量教育在中国是稀缺资源。叶文斌则从现实政治的角度分析称,户口制和教育模式是造成中国社会另类的稀缺资源。

中国大学入学只取决于高考分数的的高考制度,既影响大多数中国年轻人的命运,也影响中国的中学教育。马旸说,因为顶尖学校的入学人数是有限的,参见高考给中国的高中生造成了巨大无比应试压力和社会压力,准备和参加可怕的高考是生命中最痛苦的历程。

他提到高考中一个故事,一个家庭决定不告诉儿子他母亲去世的消息,直到他完成高考。这个故事基本描绘了在当今国,这种获得教育的高考竞争制度是多么的激烈和残酷的扼杀人性。

叶文斌对彭博社表示,当局历来使用户口制度来限制农村人大量涌进入城市学校和医院,以及获取养老金来维持得到城市中产阶级的支持,使他们尽管不满,仍能容忍当局互联网审查、腐败和其他问题。而户口制度却成为当局推动城市化过程中一个长期的关键阻碍。

“政治稀缺”的影响

谈到稀缺如何影响中国政治。马旸说:“政治稀缺”指的是一种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中国人要求的体制稀缺。换句话说,这是对中共的一个挑战。

40岁和30岁以及更年轻的整整一代人,对于过去的物质缺乏没有多少概念,但他们对于政府应该如何运作有更现代的要求。中共政府现在必须对付一个远远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和中产阶级,后者可能不再完全相信老的以增长换取稳定的交易,这是中共专制政权过去几十年来的现状。

责任编辑:李穹

相关新闻
德媒:中国日益广泛地干预大自然
法媒:冠冕堂皇的中非关系背后的惨不忍睹
忧政局动荡 中国买家狩猎海外黄金资源
加纳忧中国人非法采金矿 破坏土地资源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