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用生命寫故事 為老人口述歷史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1月23日報導】(中央社台北23日電)誰用生命寫故事?「第二屆『發現、感恩、致敬-我身邊的抗戰/台灣日據故事』影像紀實比賽」,24日下午2時在台北市議會B1大禮堂舉行頒獎典禮。

為鼓勵人人都可為家中老人做「口述當年歷史」,台北市松竹梅文化基金會、台北市感恩協進會、全球華人紀念抗日協會、紀念抗戰暨台灣日據抗日活動聯盟等民間團體共同舉辦這項比賽活動,所有參賽影片,都是用手機或者其他簡易錄影設備,為曾經參與抗日戰爭的老人家,留下不為人知的感人經歷。

台北市感恩協進會理事長鍾蕾妮表示,雖然手法並不專業,內容及心意卻極其珍貴,歡迎大家參與,從中尋找歷史的共鳴,並可為明年第三屆比賽做準備。

主辦單位特意選在70年前「開羅會議」召開期間舉行比賽頒獎典禮,紀念此一影響台灣能脫離日本統治最為關鍵的重要會議。

鍾蕾妮表示,抗戰勝利迄今,已逾68年,當年參戰官兵現在不是高齡,就是臥床甚至已過逝。所以,時間是這些抗日故事蒐羅的大敵,加上這段歷史是國人身邊所有老人都經歷過的事,因此呼籲國人為家族、為身邊老人一起來搶救這段重要歷史。

鍾蕾妮指出,參賽的5部影片,受訪者從85到93歲;有老人家很年幼就為全民捐款買飛機而幫著沿街募款者;有15歲就行軍遠赴印度為駐印軍養騾馬抗敵者;有乘坐荷蘭潛水艇到馬來西亞作敵後工作者;有南京大屠殺的倖存者,描述當年的駭人場面;句句血淚,聽來不僅令人動容,更是讚嘆他們以生命寫自己及國家歷史的經歷。

「美軍將領麥克阿瑟曾說,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鍾蕾妮指出,美軍凋零後,他們的史跡被完整的保存,但台灣這些老兵的事蹟,若無妥善的保存、蒐集、陳列,最後不只是凋零,甚至被遺忘。

鍾蕾妮強調,辦活動僅能拋磚引玉,希望藉此能夠吸引更多的人,把自己父執、周邊親友的抗日或台灣日據故事,盡快的紀錄下來,因為時間不等人;她同時呼籲政府應盡快設立「包含抗戰及台灣日據抗日歷史」的「國家級抗日紀念館」,以免這段歷史,空有文字,沒有實證完好保存、展示。

評論